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托资讯> 互金平台扎堆赴美上市 潮流背后有哪些焦虑?

互金平台扎堆赴美上市 潮流背后有哪些焦虑?

2021-01-17 07:07:30

近期,互金平台加快了赴美上市的速度,进入9月以来,已有3家互金公司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招股书。预计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越来越多的平台投身到上市大潮之中。

那么,在行业集中治理尚未结束的背景下,平台为上市开辟了一条道路,发生了什么呢?甚至在一群互联网金融巨头之前。这里有三个问题来回答这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列表的用途是什么?

对互金平台尤其是网贷平台而言,上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

一是品牌效应。通常而言,上市是企业标准化、规范化运营的标志,能够极大地提升品牌声誉,尤其是网贷行业正面临着污名化的困扰,上市对于品牌提升的效果更为显著。

当然,实事求是来讲,在国内上市的品牌效应要远远强于美股上市,无他,平台的潜在客户都在国内,而1亿A股股民对美股的关注非常有限,成为A股上市公司就不同了。至于为何不在A股上市,会在第二个问题中进行详细讨论。

第二,融资渠道。上市开辟了一条公开的股权融资渠道,一方面为原始股东提供了退出渠道,另一方面也为平台的融资打开了大门,为后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资本基础。

所以,借着此次上市潮,不仅会在互金创业者中创造一批富豪,也会有一大批风险资本顺利退出、功成身退,以便释放资金寻找新的风口和新的潜在独角兽创业机构,完成其自身商业模式的动态循环。

同时,正值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步入拐点,科技成为新的驱动力,IPO上市将为平台的后续的科技投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助力其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第二个问题,为何平台纷纷赴美上市,A股上市不行吗?

不难看出,互金平台纷纷选择了赴美上市,为何不是A股呢?不是不想,更多地还是不能。就此问题,笔者专门请教了一位资深的投行朋友,讨论下来,大概是下面几个原因:

一是行业模式有待周期验证。2016年5月,证监会曾经叫停上市公司跨界定增,涉及互联网金融、游戏、影视、VR等四个行业,这四个行业的典型问题便是轻资产、运行时间短业务模式有待进一步检验、Pre-IPO前高估值等问题,上市之后比较容易发生业绩变脸,诱发估值的大幅波动。

第二,完善了创业板的审计要求。A股市场尚未建立完整的退出机制,进进出出,结果只能是一个越来越高的门槛。从现实的角度来看,虽然目前IPO速度加快,但审计要求也有所提高,其中利润要求、可持续管理要求等,许多共同黄金平台可能无法满足门槛。

第三,新战略委员会的进展已经暂停,大型共同黄金集团的国内上市计划被推迟,许多中小型平台失去了等待的耐心。

基于上述原因,当前互金平台在国内上市仍缺乏成功的先例,而美股上市已经有了成功的模式,对于着急上市的平台而言,赴美国上市便成了更具吸引力的选择。

第三个问题,是否会有更多的平台来加入美国的市场浪潮?

针对近期的平台赴美上市潮,不少朋友都很疑惑,为何大家都要赶在年底前上市呢?讨个好彩头吗?

还真和年底没关系。应该说是很多平台都有着比较急切的上市需求,但上市过程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比较好的时间窗口,自然要紧紧抓住。

金融行业具有典型的风险滞后效应,。所以,金融机构的上市之路,总是会比一般行业更易遭遇曲折,无论是赶上不良资产的披露暴露,,都会使得IPO上市窗口暂失。

例如,许多P2P平台开始准备在2015年初上市。后来随着法规的收紧和行业整改的开始,,给企业的长期价值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上市之路将被暂停。

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共同黄金机构估值有更明确的空间,是一个更好的上市窗口期,平台如何才能不抓住这一机遇?毕竟,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导致估值再次面临不确定性,阻碍上市?

那么,未来一段时间,还会有更多地平台涌现出来吗?短期看,在这批准备充分的平台冲刺完毕后,上市潮应该会暂缓下来,IPO上市毕竟需要一段时间的精心准备。

作者:薛宏燕微信公开号码:洪岩微语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