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了解信托> 中国五矿首届职工岗位创新十大成果出炉!

中国五矿首届职工岗位创新十大成果出炉!

2022-06-09 06:10:38

近日,中国五矿首届职工岗位创新十大成果表彰发布会隆重召开,授予中冶集团的二十辊轧机牌坊加工方法等10项成果为“中国五矿职工岗位创新十大成果”。


本次表彰旨在努力提高职工岗位创新工作水平,全面动员广大职工群众深入持久开展岗位创新,促进相关成果及先进经验的推广分享和应用转化,充分调动基层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协同性,实现职工与企业和谐发展、共同进步。


在为期1天的发布分享环节里,十家获奖团队和相关受益单位通过现场讲述、动画演示、视频播放等多种形式分别介绍了各个成果的工作背景、面临问题、创新思路和最终成效。


中冶陕压

二十辊轧机牌坊的加工方法


森吉米尔轧机是硅钢、不锈钢等材料冷轧高端设备,其制造难度体集中在轧机牌坊8个梅花状通孔的加工,传统工艺方法根本无法满足其图纸精度要求,如何确保通孔圆弧加工精度满足图纸,直接影响轧机的整机性能,也直接决定能否向用户交付满意的产品。


该项目创新团队通过反复研讨,对比多种工艺思路、加工方法,最终采用机床角铣头、方套及多种自制工装配合的方法,确保了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准确性,同时认真解决了加工过程中多项技术难题。经过不断完善总结,针对森吉米尔轧机机架形成了成熟可靠的工艺方案和技工方法,保证了森吉米尔轧机的整机性能和运行进度。


这项制造难题的突破,使公司具备了承制森吉米尔轧制生产线的条件。到目前为止,公司已承揽多个相关合同,用此方法成功完成了10台规格不同的二十辊轧机机架,极大地增强了中冶陕压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了公司的经济效益。


该创新项目主要完成人是中冶陕压捷克数控260镗床机长李国庆,主机工王新,技术处高级工程师师建强、郑贵岩等团队成员。2014年11月,该成果曾被陕西省总工会授予“陕西省职工优秀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项目”。2015年11月,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的发明专利。 


上海宝冶

大型高炉技改建造综合技术三电快速安装施工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上海宝冶冶金工程公司为响应国家“四节一环保”要求,陆续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对高炉等系统进行环保升级改造、扩容来提高能源效率,带领创新团队不断在项目中总结、创新、提升,总结出的高炉三电快速安装施工方法,首创了高炉系统快速改造安装调试新技术,包括桥架快速拆除与安装施工技术、快速电气配管技术、电缆信息管理技术、热风炉二次快速切换技术、电气盘柜快速更换技术、电偶在线快速修复和保护技术、在线(离线)预调试技术、设备及线路故障快速处理技术、模拟联动试车等创新技术;获得部级工法3项,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项。


研发出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大型冶炼高炉技改建造综合技术三电快速安装施工方法的研究和应用”,解决了传统的电气施工技术和施工工艺所需的时间满足不了高炉短期化大修的难题。为宝钢、湛钢、梅钢、太钢、邯钢等钢厂的冶金快速大修改造项目提供了技术保障。其中宝钢3号高炉大修只用了78天,比合同工期提前了2天,创造了世界纪录,无安全质量事故,被评为“上海白玉兰奖”;湛江一号高炉评为“2016年冶金优质奖”“2017年国家优质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建设马来西亚速度最快、容积最大、工艺最先进的高炉,缩短工期半年以上。


该成果在数十个工程成功应用,屡次缩短工期,创造高炉短期化大修记录,在近几年的实施中累计取得综合经济效益数千万余元,对促进冶金行业施工的技术进步,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中国二十二冶

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墙体连接技术


中国二十二冶集团完成的三代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连接技术,通过了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连接力学结构性能检测,并于2013年通过了国内行业专家技术论证。


第一代连接技术减少了套筒数量,降低了成本,安装操作简单,大部分钢筋连接质量可控、直观。但仍有不足,构件制作难度加大,支腿太多,施工时浇筑需注意每个空隙浇筑到位,施工振捣较麻烦。


第二代连接技术将多个后浇区域融为一个,支腿数量也相应减少。此代成果进一步优化了体系,构件制作更简单,浇筑振捣也相对容易。但支腿部位还有套筒存在,灌浆工序仍然存在;安装时套筒连接部位校正和施工仍有难度。


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三代连接技术应运而生。第三代连接技术主要有以下优点:一是解决了现在困扰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套筒连接质量检查难的问题,使得复杂问题简单化,质量控制更为直观、可靠;二是由于取消套筒,生产成本降低明显;三是操作简单,易于掌握,特别是连接部位的后浇混凝土施工,采用了墙内留置浇筑孔的发明,更是实现了同层混凝土一次浇筑完成,大大提高了安装的施工效率。


五矿地产

盐湖盐田坝体工法成果


青海一里坪项目是由五矿盐湖有限公司投资的“效率海西”重点项目之一,由五矿地产二十三冶一公司承建。盐田坝体防渗是盐田施工领域长期存在的难题,刘世慎团队结合现场实际地质情况和专家意见,采取易操作、低成本的创新施工方法——“槽中槽防渗工法”,极大地提高了盐田坝体防渗合格率,每年为项目增加2666万元的经济效益。


青海一里坪项目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无人区,平均海拔2800米,风沙天能见度不足半米,买菜、洗澡需要驱车到400多公里外的格尔木……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下,刘世慎团队坚守戈壁三年,默默奉献、勇于创新,为集团公司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表彰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对“槽中槽防渗工法”创新成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刘世慎团队是中国五矿一线职工基于岗位工作,就地研发创新,取得经济效益的成功典范。考虑到青海柴达木盆地无人区艰苦的自然、生活环境,与会专家认为此项创新成果可贵且难得。


为了建设五矿集团青海一里坪项目,刘世慎团队克服了烈日、严寒、狂风、沙尘暴、沙漠、沼泽等多重考验,三年如一日在无人区踏实工作、坚持创新。许许多多勇于担当、无私奉献的一线员工铸就了五矿地产发展基石。


中冶宝钢技术

用于球底焊接渣包制造的系列工装


中冶宝钢技术公司“千人计划”成效显著,培养了一大批领军人才,发掘自己的企业工匠,创新成果丰硕。在冶炼工业的渣缓冷工艺中,“中冶重机”环保型焊接式渣包成为循环经济的先行者,凭其绿色环保理念,正以势不可挡的趋势逐渐替代传统铸造渣包。


“中冶重机”沈康团队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制造球底焊接渣包的系列工装,在提升产品质量、企业产能,降低劳动强度、降本增效等方面效果显著。成型压机及其专用工装,实现了锥形厚板筒体不预留压头余量的冷压成型,降低材料损耗;球形包底压型的专用模具,采用热压工艺,保证了包底成型尺寸的统一性;球形包底切割及坡口开设装置,保证了球形包底的尺寸及坡口质量;环缝焊接专用工装,实现球底与圆锥台形筒体的环缝采用自动埋弧焊,大幅提升环缝的一次探伤合格率。


回顾“中冶重机”焊接渣包的成长史,是一个坚苦卓绝、创新求变的过程,创造了一个个从无到有的飞跃,实现了一个个“零”的突破。成功的背后,凝聚着沈康团队的智慧和汗水,他们充分体现了中冶人坚韧不拔、攻坚克难、创新求变的工匠精神和开拓进取的奉献精神。 


有色控股

南矿深部23中段F飞上盘盲区找矿


闪星锑业开采距今121年,由于每年消耗的地质储量未能与探矿量平衡,飞水岩矿床的资源储量急剧减少,23中段矿石储存量为32万吨,按照现在工区生产任务计算,23中段服务年限不到7年。面对这一困难形势,南矿技术员打破思维桎梏,创新找矿理论,提出了F飞上盘盲区地质储矿可能性。南矿技术员在23中段91穿脉设计施工了9条生探天井,准确探明了F飞断层上盘靠近F75断层处矿体,可为23中段延长1.5年的服务年限,增加近5千万元的经济效益。依据这一创新理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南矿在21中段、19中段、17中段F飞断层上盘分别施工了生探工程,可获地质储量12万吨以上。F飞断层从地表一直延伸到深部中段,一共15个中段,这些区域的F飞断层上盘都具有地质储矿的可能性,也是下一步探矿工程的重点靶向区域。


F飞断层上盘地质找矿创新成果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激励广大闪星员工立足岗位、勠力同心,为锡矿山闪星锑业有限责任公司改革突围勇担先锋!


五矿资本

恒信国兴ppp投资基金项目


为继续服务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响应国家脱虚向实的号召,五矿信托从2012年开始探索并实践,在传统基建业务的基础上进行了两次创新,实现了两次突破:第一次突破是建立了“投资+融资”的新型基础设施业务模式,在风险控制和收益实现上取得了显著效果;第二次突破是设立恒信国兴PPP投资基金,基金投资于我国境内采用可行性缺口补助或政府付费模式、且由国有优质建筑施工企业负责建造施工的PPP项目的资本金部分,以风险分割、分别控制为指导思想,通过设立项目筛选标准和设计严密的合同条款,将PPP项目中由社会资本承担的政府违约风险、施工风险、运营风险、融资风险等实质性风险进行合理分配和转移,信托公司作为金融机构仅承担其该承担的政府违约风险和资金筹措风险,来实现信托公司投资PPP项目资本金的收益与风险相匹配。


传统基础设施信托业务基础上的一次创新和二次创新是五矿信托在基础设施业务领域的有益尝试,一方面为五矿信托创造了业务收入,另一方面也积累了相关项目管理经验。此次项目成果是一个节点,是五矿信托在金融服务实体理念上的突破;是五矿信托上下齐心,追求行业领先的执念;是各方通力合作的结果。此次项目成果更将是一个起点,在未来业务开展过程中依然会出现新的问题与需求,新的瓶颈与困难将不停出现,五矿信托将秉持创新的理念、秉持央企金融的初心在曲折中奋力前进。


五矿矿业

切割槽工艺


安徽开发矿业750万吨联合建设项目是集团公司与安徽省政府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也是安徽省“861”和六安市“568”计划重点建设项目。项目于2007年11月开工建设,2012年1月转入试生产,是我国目前已建成最大的地下铁矿山,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钢铁原材料生产基地。


为了弥补现有切割拉槽回采工艺技术不足,推出了“无损失、无贫化”切割拉槽回采新工艺,即在采场上盘端部矿体中,根据矿体的倾向、走向来布置切割巷,保证整个切割槽全部在矿体内;切割正排及全部中深孔施工至矿岩交接处立即停止施工,保证全部中深孔在矿体内。利用多排分段一次爆破的原理,采用前排补偿后排的方式科学分段,极限利用已有的小自由面补偿空间切割拉槽,爆破成型。


通过“无损失、无贫化”切割拉槽工艺后,在炸药消耗量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一个40万吨的采场可提高4.78%的回采率,降低2.57%的贫化率,多回收矿石1.92万吨,减少1.01万吨岩石的混入。全年可减少12.28万吨岩石的混入,增加15万吨的矿石产量,同时可减少充填量4.5万方的充填量,实现净利润1300万元,具有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


通过后期对采空区的三维结果分析,利用“无损失、无贫化”切割拉槽新工艺爆破后的采场基本能实现矿石的全部回收,且没有岩石的贫化。


“无损失、无贫化”切割拉槽工艺的推行促进了原矿品位的稳步提高,实现了提质增效的目的,促进了矿山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鲁中矿业

选矿主流程提精降尾改造


近年来,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工会依托创新工作室平台,持续深化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引领带动职工立足岗位创新创效。


选矿厂旗舰创新工作室针对铁矿石性质发生较大变化,选矿流程分选效果逐年变差,铁金属回收率持续降低这一生产难题,积极开展提高精矿品位和降低尾矿品位的实验研究,对选矿工艺流程弱磁Ⅲ和强磁Ⅱ作业进行优化改造。


实施提精改造提收率。只有尽可能提高主流程的精矿品位,掺入更多的重选精矿,才能使产量尽可能最大化。立足客户铁精矿品位63%的要求,创新工作室团队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实施了旋流器溢流分流改造,更换了旋流器组件,使弱磁Ⅲ精矿品位由改造前的62.9%提高到63.7%,每年多产铁精矿约8400吨。


实施降尾改造提收率。降低尾矿品位是减少铁金属流失、提高回收率的又一要素。创新工作室团队在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查找到了强磁Ⅱ选别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在此基础上,工作室成员合力攻关,实施流程改造,改变给矿方式,优化分矿方式,使强磁Ⅱ尾矿品位由改造前的20.40%降低至18.05%,铁金属总回收率提高0.35个百分点,年多产铁精7840吨。


提精降尾两项改造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据统计,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平均回收率为81.91%,较改造前2016年1-8月平均81.18%提高了0.73%,年创经济效益974万元。


中钨高新

机械手自动去毛刺装置改进项目


“机械手自动去毛刺装置”是由中钨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直属企业株硬公司自主研发的创新成果,该成果已成功申报实用新型专利,形成了独立自主知识产权。


株硬公司钻头合金事业部合金一厂原有机械手八台,使用效率不高,开动率低。由于订单大量增加,面临的生产压力巨大,要解决这一生产难题,当务之急是对去毛刺装置进行改造,大幅度提高机械手的自动化程度和使用效率。


通过以高级技师喻锋为主的项目团队不懈努力与研究,对机械手马达装置、吹风装置、连接部件、毛刷等不断改进,重新编写和优化机械手的运行程序以及PLC控制点的程序,增加了收尘装置和自动清理复合片毛刺等功能,实现了毛坯产品毛刺的自动清理,在提高机械手的使用效率和自动化程度的同时,大大减轻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实现一人多机操作,最多可一人开八台机械手,有效提升了劳动生产率。


机械手自动去毛刺装置于2017年正式投入使用后,产量得以较大幅度提升。2017年共完成压制产量679吨,较上年同期增加161吨,平均每月产量增加13吨,每月增创400多万的产值;每套系统改进所需的配件材料成本仅需5000元左右,相比采购国外同等功能的自动去毛刺装置需要4至5万美元,大大节约了成本;由机械手代替人工拣取产品,实现了人机物理隔离,为压制人员的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