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了解信托> 银行业转型的真相

银行业转型的真相

2021-04-08 08:44:17


近两年,商业银行的利润增速开始触底回升,业界普遍认为是2013年前后开始的银行业转型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于银行业转型,我们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零售转型」,此外,还有「大投行」、「大资管」、「轻银行」甚至「金融科技」等诸多名词。

 

那么,银行转型,究竟在转什么?怎么转?本文中,我来试着谈一谈银行业转型的真相,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大家有更多的交流与碰撞。



   亢龙有悔:巅峰时期现隐忧


银行的营收来源主要有三块,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和资金业务。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GDP高速增长期,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企业部门是经济的主角,就银行而言,对公业务也一直是其营收的主要来源。即便是以个人业务著称的招商银行,从2010年的数据看,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贡献也仅为19.19%,对公业务的贡献则高达76.15%。


那段时期,是银行业的黄金期,也是银行人最为幸福的一段时光。然而亢龙有悔,就在内部人士感慨赚钱赚得不好意思的时候,苦日子也在路上了。

 

2009年四万亿刺激之后,实体经济很快回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余波中。2011年前后,银行对公业务遇到了瓶颈:


一方面,优质企业融资意愿不足,且更倾向于发债融资,即所谓的融资脱媒;

 

另一方面,存量授信的不良率开始冒头,从批发零售业开始,之后是制造业、采矿业,个别行业不良率高达两位数以上。


转型的信号来了——

 

既然对公业务遭遇了拐点,自然要向零售业务要效益,很多银行都喊出了「大零售」、「强个金」、「以零售为核心」的转型口号。

 

2012年前后,政策层面开始放开资管业务的诸多限制,券商资管、基金子公司、保险资管等选手加速入场,使得有万能牌照之称的信托也黯然失色。资管通道开启后,银行表外理财业务迎来了春天,很多银行又喊出了「大资管」、「大投行」的转型口号。

 

2013年,继互联网相继「颠覆」零售、餐饮等传统行业之后,金融业也迎来了互联网的冲击,互联网金融强势崛起。看到宝宝类理财的逆袭,不少银行又发现了互联网金融的新大陆,喊出了「直销银行」、「e-bank」等转型口号。

 

……

 

从诸多转型方向上看,大资管转型膨大了影子银行体系,后来以资管新规出台为标志,大资管转型之路不再畅通,空欢喜一场。互联网金融的转型之路,则逐步与大零售转型合流,变成了以金融科技促进零售业务的发展。

 

所以,不妨重点看一看银行业的零售转型。整体上看,各家银行个人贷款的占比都是提升的,但具体到不同机构,差异却又很大。因为,转型从来都不一样。



   三个案例:转型从来不一样


   下面,分别以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和北京银行为例,进行剖析。


   工商银行:转型随实体经济起舞 


工商银行于2011年提出了「强个金」战略,后来改为「大零售」战略,逐步与互联网金融的布局e-ICBC合流。从策略上看,深化公私联动、强化产品创新、建立数据驱动的智能营销体系、拓展支付场景等该有的都有;从数据上看,2012-2017年,个人业务的营收贡献从28.7%提升至39.4%,大零售战略有了明显进步。

 

不过,与大家印象里的消费金融大趋势不同,工行的零售转型,抓的是购房贷款的大风口。2012-2017年,工行个人住房贷款从1.34万亿元增长至3.94万亿元,在个人贷款中的占比由59%提升至80%,个人消费贷款和个人经营贷款,余额都是下降的。



其实也不难理解。作为宇宙行,工行的体量太大,消费金融这样万亿级的风口是喂不饱的,它更愿意抓十万亿级的大风口,随实体经济起舞。这一点,从工行给自己的三个定位中也能看出来。

 

在2017年的年报中,工行给自己下一阶段的发展定了三个目标,分别是「聚焦本源,担当服务实体经济的领跑人」、「严守底线,打造金融安全稳定器」、「拥抱变化,争做改革创新先行者」。

 

这三个定位,只有宇宙行有资格。


   招商银行:转型受到宏观经济牵引


招行一直以零售业务著称,2014年前后,顺应宏观经济趋势,招行正式提出了「一体两翼」战略,以零售金融为主体,公司金融和同业金融为两翼,打造「轻型银行」。到2016年,招行零售金融业务便在贷款余额、营业收入、税前利润三个指标上全面占据半壁江山,完成了零售银行的蜕变。

 

从结构上看,个人住房贷款和信用卡透支两项业务齐头并进,2013-2017年间,占比分别提升13.12个百分点和8.13个百分点,小微贷款和其他个人贷款则保持着自然增长。看上去很正常,但个人住房贷款占比的快速增长却有点反常。



2009年,招行曾在全行开启了以「降低资本消耗、提高贷款定价、控制财务成本、增加价值客户、确保风险可控」为目标的二次转型,个人住房贷款作为典型的低息贷款,是重点压缩对象。2009-2013年,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净压降51亿元,在个人贷款中占比从71.66%降至33.57%。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理解2013-2017年间,个人住房贷款占比重回升势呢?

 

在我看来,应该是一种不得已为之。2013年前后,实体经济对公部门信贷需求下降,商业银行需要给信贷资金寻找新的投向。个人消费贷款可以承接一部分,但对招行这个规模的机构而言,池子还是不够大,信贷资金不得不回流至空间更大的个人购房市场,无论你主观上是否愿意。

 

所以,当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必然要与实体经济产生共振。大机构的转型,终究难以摆脱宏观经济的牵引力。



   北京银行:聚焦局部市场,不受大势影响


2013年前后,北京银行也喊出了零售转型的口号,之后率先上线直销银行,并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互联网特色的零售创新产品,从数据上看,转型取得了一定成果——2013-2017年,个人贷款占比从20.57%提升至28.65%,个人业务的利息收入贡献占比从11.08%提升至14.13%。

 

不过,相比其他银行的表现,北京银行的零售业务贡献提升并不明显。事实上,北京银行的转型,无论包裹着怎样的新概念,似乎一直都是围绕北京的区位优势做文章。从营收结构上看,北京地区的营收贡献一直在70%以上。

 

个人业务这块,也在进行着互联网金融的改造,但从产品方向上看,则一直在通过地方惠民工程进行差异化布局,大力拓展诸如北京职工医保卡、京医通就诊卡、农村地区的富民直通车、残联卡、职工互助卡等业务。

 

对公业务这块,一方面紧跟北京的「双创」、「互联网+」潮流,主打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等特色业务;另一方面则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点工程的投入力度。同时,基于北京总部经济特征,将大中型企业客户定位为综合销售平台,广泛开展交叉营销,并借机发力资管和投行业务等。

 

从结果上看,北京银行的发展高度倚重对公业务,似乎未受宏观层面企业降杠杆的影响。这一点,与工行、招行明显不同。

 

也许,作为中小机构,也不必随大趋势而动吧。只要能抓住局部市场机遇,一样可以发展的很好。


   哪些银行踩上了时代的节奏?


上面三个案例,其实只有一个启示。转型,方向或许是相同的,路径和结果一定是不同的。因为,我们长得不一样,大小也不同,差异化是对的,动作上的亦步亦趋,只能是战略上懒惰的表现。

 

除了盲目跟风,还有一种口号式转型,局限于做做样子、喊喊口号,也是误己不浅。

 

所谓「年年难过年年过,年年过得还不错」,不少银行老人见惯了大风大浪,并未把宏观微观层面的各种转型信号放在心上,躺在「躺着赚钱」的幻象之中,不思进取,真的是一年比一年难过了。

 

尽管股价并不总是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股价的增幅,更是会受规模基数影响,让大家伙吃亏。但下面这张2012年以来的上市银行市值增幅对比图,还是姑且看一看吧。



大多数机构注定跟不上时代的节奏,否则,哪来的新陈代谢和优胜劣汰呢?或许,这也是银行业转型的真相。


END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