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托资讯> 把收费的责任推到银行身上 支付巨头当初是怎么想的?

把收费的责任推到银行身上 支付巨头当初是怎么想的?

2020-11-30 09:03:38

时至今日,很多支付用户对微信和支付宝的提现收费仍不习惯,虽然费率不高,却也影响体验。当初巨头公布政策时,给出的理由是——向用户免费的同时给银行付费,成本压力太大,不得已而为之。分析人士则各执一词,有人认为是巨头圈禁用户的理由;有人则澄清支付机构的确微利经营。

巨头们既然公开讲了,应是实情,但缺乏公开资料,普通用户很难一探究竟。借着汇付天下公布招股说明书,里面的信息足够我们去验证这个问题。另外,通过“解剖”这家支付机构,对大量信息“细嚼慢咽”后,关于第三方支付,我们还能了解很多“不向外人道”的细节。

扫码支付的攻城略地

2014年前后,在离线扫描、、银联、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等方面出现了很多摩擦。2016年,各方开始统一理解,推进扫描代码支付。2017年,在扫描代码付费的离线场景中,隐藏着一种“主宰世界”的趋势。

其次,通过对世界主要业务收入数据的整理,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简要的回顾。

(数据来源于股票发行汇款表)

世界范围内的支付业务主要有四种: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和跨境支付。通常情况下,卡可以通过POS机刷卡并返回POS交易;计算机通过计算机支付的款项称为互联网支付;移动设备(如移动电话、便笺等)的支付,如扫描代码支付,称为移动支付;与跨境资金流动有关的支付,称为跨境支付。

从交易量数据看,2015年-2017年,总的交易量从4486亿元增至11400亿元,其中,POS交易量由1560亿元下降到557亿元,互联网支付缓慢增长,而移动支付则从891亿元增长至7577亿元。进退之间,移动支付迎来爆发式增长,POS交易却在迅速失去领地。

扫描支付是移动支付的杀手。"入侵"的场景已经从小商人渗透到了购物中心、高端酒店和酒店,并且很快改变了消费者的“离线支付习惯”。就作者的观察而言,我周围的许多人已经习惯了移动电话来处理所有的消费场景。

消费者习惯的改变迫使银联和银行从排斥转向拥抱。2016年,银行和银联相继推出了大刀阔斧的产品。此后,担负着“打倒代码扫描支付”使命的云闪支付,也将扫描功能整合到应用程序中,升级为银行业所谓的“统一应用程序”。

从收费水平上看,移动支付远高于POS和互联网支付,2017年为千分之1.6,即交易量1000元向商户收费1.6元,从结果上看,为汇付天下创造了12亿的营收。

该招股说明书还对未来的行业趋势进行了预测。预计2018年至2021年,移动支付的年平均增长率将达到39.4%,到2021年,移动支付的总交易量将达到368.8万亿元。

得移动支付者,得支付天下。

这两项开支“压扁”了支付机构。

在各种报告中,支付机构的利润都很小,巨头渴望购买支付许可证,喝醉了,不期望从支付中赚钱,他们重视账户系统和数据收集背后的支付。

是什么导致支付机构赚钱的?从世界数据的收集来看,有两个山脉,即渠道合作伙伴和清算合作伙伴,如银行和银联。以下详细描述:

(数据来源于汇付天下招股说明书)

1.渠道委员会

从销售成本结构来看,2017年支付给渠道合作伙伴的佣金和手续费都很大,占71.7%,即8.3亿元。

这里的渠道合作伙伴主要是1800 ISO网络,即离线商家渠道扩展代理。资料显示,除网络贷款、航空机票等垂直行业外,汇款主要是通过ISO网络扩展小微商。到2017年年底,共开发了1800个ISO网络,共有580万家小型和微型商家。此外,2017年,全球付费开始尝试SaaS渠道,并开发了10个合作伙伴。

渠道佣金的背后是获客成本,在互金行业,一直存在获客贵的问题,支付机构也不能免俗。

从趋势上看,随着越来越多的C端巨头涌入B端,通过ISO网络拓展小微商户的成本还会进一步提升。

2、银行和银联手续费

第二个成本是处理费用,由银行和银联支付。支付机构作为接收方,先从商户处扣除费用,然后按照既定比例支付给银行和银联。2017年,支付给世界的费用为1.9亿元,而支付业务收入为16亿元,约占11.88%。

这么看,这块费用并不算高,为何支付巨头把提现收费的原因归结到银行身上呢?

汇付天下主要服务B端商户,提供的各类服务都是收费的;而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机构而言,有大量的C端个人用户,早期都是靠着免费策略提高用户体验的。比如账户提现、信用卡还款,一边对客户免费,一边继续向银行和银联缴纳手续费。虽然只有千分之一,积少成多,也颇为可观。

撑不下去后,把收费归结到银行身上不能算错。提现收费后,好多人都不提现了,客观上看,倒也算提高了用户粘性。

此外,,支付机构不得通过补贴“扰乱”竞争秩序,市场猜测,巨大的红色信封战争将结束。是否将节省数亿营销成本用于增强用户体验?

3.其他费用

此外,其他销售成本还包括:客户实名认证成本向第三方数据供应商支付,支付终端采购成本,支付终端折旧成本,金融科技服务成本等,一般来说,这部分成本相对较低,不再详细。

当母亲关上一扇门时,市场就会打开一扇窗户。

对于支付机构来说,市场也关注一个问题,那就是准备金利息收入的问题。有传言说,支付机构不赚钱,靠吃用户的存款利息过日子。是真地吗?

2017年1月,中国央行发布了关于支付机构的新规定,称“中国人民银行或商业银行不向非银行支付账户支付利息。”当时,许多分析师担心,当利息支付不再计量时,支付机构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恶化。

据汇款数据,2015年至2017年,准备金利息收入分别为2610万元、3830万元和6160万元,税前利润分别为355.4万元、1.4亿元和1.55亿元,占734%,占40%。由此可见,储备利息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2017年12月,中国央行宣布,到2018年4月,,这意味着一半的准备金利息将被支付机构拿走。

怎么办呢?发展增值业务。

我们经常说,付款建立了一个账户系统,并沉淀了用户数据信息。基于这些数据,支付机构可以执行各种增值服务,很多技巧。就汇款而言,有以下主要类型:

1、账户管理系统:用于在线贷款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开发企业级账户管理系统、集成充值、取款、子核算、计费等功能,可与客户现有业务平台无缝连接,还可以接入第三方货币资金产品,引入平衡管理功能。部署帐户管理系统将收取一次性服务费用,以及维护、更新系统、验证服务等的年费。

2.客户验证服务:支付机构花费大量资金(如2017年全球支出2370万元)对用户的真实姓名进行认证,通过为在线贷款平台提供客户验证服务,可以适当地实现这一目的。到2017年年底,已有1500多家互联网金融提供商核实了2780万以上账户持有人的身份。

流程实现:2017年是贷款业务的大年,汇款界推出素佩贷款超市,将小额和微型商家推广到网上贷款平台,并获得佣金。到2017年底,共有45000家小型和微型商户被提拔,帮助向当年的小型和微型企业提供2.69亿元的贷款。

4.风险控制能力产出:据说,自2013年以来,汇款已积累了1,000亿多条结构化和可分析的支付相关信息,到2017年年底,已开始向华夏银行出口风险控制能力。

据统计,2017年全球实现金融科技服务(增值服务)收入843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86%。就金额而言,已超过储备金的利息收入。

于是,,打开了增值服务的窗口,怎么能不下去呢?

风险提示

最后,风险提示的时间。

招股说明书中,单就风险因素提示,汇付天下便密密麻麻列了32页。一方面,是为了免责,履行充分告知的义务;另一方面,支付行业的确变数很多,财报数字反映的只是静态的经营成果,市场竞争却瞬息万变。

当C端被充分挖掘,B端也迟早成为红海,从来就没有护城河。对企业而言,需要不停地增长、不停地寻找新方向,IPO只是打响了发令枪。

对于个人来说,情况并非如此,每一个所谓的人生新阶段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佛教徒说:“如果你想知道前世的原因,今生的接受者是,如果你想知道来世的果实,那么这一生的作者就是。”时间在不断地流动,现在就是未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