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考察很有必要,特别是一些谨慎的投资人,或者追求高收益的投资人,以及打算重仓某一个平台的投资人。这一方面是安全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心理的迫切需求(不看一眼怎么能放心?)。然而,看过很多朋友的考察报告,听很多朋友讲过考察的经历,发现里面留下很多隐患,验证了一句话:不专业的考察,是迈向深渊的前奏。
考察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眼见为实。然而,问题也往往出在这里:一是眼见的未必为实;二是能见的只是一部分,不代表过去、亦不代表将来,也不能以此及彼,以见到的推断未见的。
太多的平台缺少严格的规范,在制度设计上不够严谨,并因此把大量的风险隐患集于一身,同时也把复杂和困难的分析判断留给了投资人(包括考察人),比如说:⑴没有资金托管的情况下,分析判断资金池资金的安全(防跑路、挪用、挤兑、做假); ⑵没有保障措施的情况下,分析平台实力、调集资金防范挤兑能力、跑路成本; ⑶没有监督机制的情况下,分析判断平台项目真假,风控能力和项目质量; ⑷通过人品等难以把握要素,以及注册资金、干爹、风投等要素间接判断安全性……
这像极了中医治癌,用笼统模糊的理论(注意还不是工具)去分析复杂严重的问题,无一不是高深难测的技术活,非艺高胆大者所能为。经常看到一些热心人士、网贷高手,四处考察,撰写报告散发各处,帮助其他投资人(但无一例外地都注明了不做投资建议,仅供参考),我就深感不安。
与此同时,还需要警惕实地考察的几大误区:
1、没有重点的考察。
根据平台的模型,确定考试的关键点,逐项进行验证。而不是根据平台的安排或你自己的兴趣来无目的地观看。平台模式不仅决定了系统的安全性,而且也决定了调查的难度。
在债权转让模式下,考察的关键在于债权的真实性(项目真实性),查看相关的放款记录和项目的相关资料和信息;直投模式下,则是直接核实项目的真实性。
资金管理方式上也有两种方式:资金池和资金托管。考察时,可能存在资金池的,重点考察资金流入流出,重点在资金链的安全状况。如果是资金托管,则重点考察托管的真实性。
主要有三种保护形式:备用保障、一般担保加准备金、融资担保。如果是融资担保模式,重点在于担保关系的真实性、担保公司的独立性和担保公司的实力、反担保抵押的情况;如果是准备金,则取决于准备金是否真的存在、准备金是否有可能被套牢、准备金率是否合适。在平台自身担保的情况下,平台实力的检验尤为重要,不一定属实:从身份、名车、豪宅、行业来看,雷声发现,这些资产已经被抵押和转移,或者远远没有还清债务。。
2、忽视资金安全的考察。
需要投资人实地去考察的很多平台,都是草根小平台,这一类平台出问题(跑路或提现困难)概率相对较高,很多考察人只注重项目真实性和人品、实力的考察,忽视对资金安全的考察。可否认,第三方资金托管的作用是有限的,不能杜绝跑路和提现困难(新的指导意见的说法是“银行金融机构存管”),但纵容资金池的存在,确实风险隐患极大。有资金池的平台确实不少,确实不是每个都会自融、挪用资金,确实不是每个都会跑路、提现困难,但潜在的庞氏风险、道德风险,以及花样繁多的营销做假不可小视(前面的惨痛教训不胜枚举);同时,资金安全没有保证的情况下,项目安全、保障效率无从谈起(项目的真实性、备用金的真实性都无法保证)。
3、忽视对项目质量的考察。
这是2015年以来的一个新情况,很多老平台、大平台、真实业务的平台坏账累积,撑断资金链,致提现困难,相继暴雷,使得这个问题变得尤为突出(如起点贷、速可贷、紫枫信贷、融易融)。有名人说“高息就是玩接盘”,高息平台的项目质量决定了其风险很大;还有,P2P 的业务属于次优借款,仗着抵押在债权层级里优先受偿权,才实现风险可控并且拥有巨大的市场,因此,信用借款的风险是极大的。投资人一定要注意,要避免把接盘的平台业务当“香饽饽”,它们的业务真实,但是质量很差,而且就算是实地考察,往往也难以看出问题。有一些考察人不懂,四处考察,以为业务真实就安全,将来可能会死的很惨。
4、过于强调人品的作用。
在不专业、不完整的现场检查中,审查员最有可能注重三个方面:业务真实性、老板性格和老板实力,因为这些都是最直接、最直观的。一般来说,老板会更真实,并有自己的经营理念和原则,容易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然而,良好的品格只是一个必要条件,而不是一个充分的条件。因此,“可疑的人不需要”,但“人应该可疑”,这一点,喜欢拜访投资者特别需要注意。
5.轻信强度。
真实力无疑是天然的最好的保障措施。但问题是,很多的实力是虚幻的。我就见过一个网友,大家都看着平台不靠谱,他却说老板很有实力,名车、豪宅,他还去过老板家,见过老板的“小三”……平台投资送IPHONE 6S,后来这台手机花了他30万(老板跑了)。
在分析提现困难的主要原因时,我们发现:号称有实力、承诺对借款进行本息担保,但不进行资金托管的平台,挪用资金池资金垫付代偿前面的坏账和逾期项目,不断借新还旧,最后愈演愈烈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是最主要的原因。金融的核心是杠杆,实力是最容易迷惑投资人的。考核实力,一定要有真凭实据,而且要查明状况(负债、担保、抵押的情况)。
考察是一门学问,尤其是需要对自己的投资安全负责的考察:看准了是条路,看错了就是个坑。多看多问,全面有侧重地考察,搞清楚了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