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只剩上年零头的零头,中科招商今日晚间迟迟才发布2016年年报。对比此前九鼎预计24亿盈利的业绩预告,中科招商更是连头都抬不起来。
在这份年报中,中科招商仅取得了千万元利润,这样的成绩显然已经淹没在了大多新三板行列中,已然告别了其昔日作为私募巨鳄所拥有的风光。
2016年年报的披露,也直接宣告中科招商的“囤壳”美梦破灭,遇上证监会 “打击借壳重组”,中科招商也只能欲哭无泪。
净利润仅剩上年1%
4月25日晚间,中科招商披露2016年年报,公司去年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4.82%;净利润1105.87万元,而上年同期为11.31亿元,同比下滑99.02%,基本每股收益为0.001元。
说实话,看到这份年报数据时,犀牛君也是傻了眼。曾有着千亿市值的中科招商,在去年却仅收录了千万元利润,与之前上亿甚至十几亿的利润规模想比,已经拉开了好一段距离。
看看中科招商是怎么解释的。
中科招商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归集于三方面原因:
一是,成本费用增幅较大。2016年的营业总成本费用为10.40亿元,其中增幅比较大的为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由2015年的3.06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 4.64亿元,增加了 1.58亿元;财务费用由2015年的6419.74万元增加到2016年的3.83亿元,增加了3.19亿元。
二是,收入降幅较大。主要由于公司持有的股票资产的公允价值降幅较大所致。2015 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 18.59 亿元,2016 年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7 亿元。
三是,因会计政策的选择导致大部分潜在收益未在2016年度利润表中体现。也就是说,中科招商在管的一些股权投资基金所产生的增值收益,尚未计算在列。
不过,中科招商在年报中提到,2016年公司所管理股权基金投资的项目上市企业能科节能、英飞特、中富通、神力电机、宏 盛换热、中装建设、通宇通讯等8个项目 IPO,润都制药过会未发行。
此外,汉柏科技、中复连众、日新传导、中山环保等公司被上市公司收购,该部分股权投资资产对应基金资产增值收益,作为基金管理人,公司将会增加其业绩分成收益。
需要注意的是,截止2016年期末,中科招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2.57亿元,而上年同期为18.59亿元。中科招商称,主要是受到资本市场的波动的影响。
所谓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实际上就是取决于其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的涨跌。
此次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为负数,说白了就是中科招商所持有股份的账面价值在去年浮亏2个多亿。
通过其控股子公司中科汇通的投资情况也可窥见一斑。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中科汇通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6.38亿元,投资收益6.39亿元,净利润为-9808.74万元。
股价破净、两年市值缩水至百亿
也许是市场早已看穿了一切,中科招商近期股价破净的事实也受到热议。要知道,2015年4月13日,中科招商盘中创出最高100元成交价,市值一度高达1330亿元。
市值逾千亿的它可谓风光无限,不曾想两年后,市值就已缩水至百亿左右。
用“世风日下”四个字形容中科招商的处境,恐怕也不过。
截止4月25日,中科招商报收1元/股,盘中股价最低跌至0.53元/股,已濒临“仙股”的水平。
更甚,当前股价已低于公司每股净资产约1.29元/股。事实上,近期一段时间,中科招商股价大多处于每股净资产数额之下,成为新三板上的破净股。
从中科招商的历史成交也可知,公司股价经历了一段“阴跌”的过程。自2016年4月11日停牌近4个月复牌以后,公司股价便总体处于“跌跌不休”的状态。据统计,自2016年4月11日至今中科招商股价累计跌幅达到93.28%。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中科招商破净或与大环境有关。一般而言,行业周期不景气或者成长性一般、市场竞争激烈、宏观经济紧缩冲击较大等行业会出现破净现象,中科招商破净则是受多种因素集中爆发影响。
高管离职、大股东“一路减持”
要说中科招商何以沦落这步田地,究其原因,或与其“后院”扯上的负面消息有关。
2016年1月4日,持有中科招商2059万股的监事毛天一辞职、持有中科招商6459.24万股的董事沈文荣辞职。2016年6月2日,持有中科招商26159.042万股的董事吴耀芳辞职。
高管离职还不算,真正伤口撒盐的是大股东们“一路减持”相伴。
据中科招商2016年中报显示,前十大股东深圳市合其明、吴耀芳、徐永福、方振淳、大业信托2号累计减持中科招商股份的数量,分别为8.40万股、379.70万股、1278.20万股、2165.50万股、7975.80万股。
按理说,拿了股份就是自家人了,理应加以支持才对,但他们却选择卖掉手中的中科招商。
重点是,出货的这批股东还大都是以割肉出局。当时,中科招商的成交均价为1.83元,而深圳市合其明参与定增的持股成本为1.805元,基本上是成本价卖出;大业信托2号参与定增的持股成本则为3元,显然高于成交价。
在众多股东中,要说最惨的要数王亚伟。在投资江湖里,其也是响当当的人物,却在中科招商这一仗上,遭遇了“滑铁卢”。
2016年11月9日,王亚伟旗下中铁宝盈资产-外贸信托-昀沣3号分别对中科招商进行了21笔交易,减持中科招商股票93.8万股,以1.38元/股的减持均价来算,相比王亚伟3元/股的定增价,减持的浮亏达54%。
“疯狂”的资本运作
说实在的,最受资本市场注意的是,还是中科招商那段疯狂扫货举牌上市公司的日子。
2015年股灾期间,中科招商通过旗下的投资平台,中科汇通(深圳)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对二级市场十多家上市公司进行疯狂扫货,并迅速举牌,一时轰动市场。
据悉,中科招商当时估计花了40亿元左右举牌了十多家上市公司,大多为市值40亿元及以下的小市值公司,而这一动作的主要目的,说是要搞产融结合。
花了这么多钱,当然不是拿来干巴巴地看着,得产生效益呀。
这不,,中科招商开始清仓式抛售这些壳股。仅2017年1月25日,中科招商就宣布了7家上市公司的减持计划。这7家公司分别是大连圣亚、绵石投资、沙河股份、丰乐种业、祥龙电业、北矿科技和三变科技。
除却这些,中科招商在新三板上频频大手笔融资的行为,估计也让不少公司艳羡不已。
2015年上半年,中科招商共实施四次定增,累计募资90亿。加上其挂牌时同时启动的定增募集近50亿资金,中科招商已通过新三板融资140亿元。
2015年11月3日,中科招商再次宣布拟融资135亿元,而在两个月前,中科招商董事会宣布拟募集的300亿元尚在计划中。
说到底,谁让人家是“中科招商”呢,不服都不行!
免责声明:本文(报告)是基于公开的信息资料或受访者提供的信息撰写,但犀牛之星不保证该等信息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在任何情况下,本文(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加犀牛君微信【ipo3com】 可加入新三板股票干货群,如您已开立账户交易,请注明:合格投资者
唯一一家获得IDG、清科、东方富海等8家顶级VC投资的新三板服务平台!
犀牛之星APP是最好用的新三板APP
www.ipo3.com是新三板第一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