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财经> 2018年第30期|行业资讯

2018年第30期|行业资讯

2022-01-25 13:43:44



险企8月底前完成自查

针对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信息报送的自查工作,正在各家保险机构展开。,摸清风险底数,防范资金运用风险。根据要求,各保险机构需要针对截至2018年6月30日持有并存续的信托计划,自查在集中登记系统(即中保登)中的产品要素信息及持有份额变动信息有无错报、漏报等情况,如需进行信息补正的,应与中保登及时联系,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信息补正,并应于8月31日前完成自查补正工作,并将自查报告发送至中保登。


日前,,分别是保险机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公司治理评估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


【行业动态】


主流险企:股市底部确认  看好成长龙头

资管新规细则等配套政策近日发布,引发市场和机构的热议。主流保险机构普遍认为,配套政策的出台对股市构成明确利好,股市底部基本确认,看好包括计算机、半导体、军工等成长板块的龙头品种。


保险交易进入公开牌时代  风险交易将更有效率  保险产品更加惠民

上海保交所保险产品交易系统7月25日正式牌人保健康险的“爱健康”系列个人税优型健康险产品。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标准化场内公开交易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这既是保险场内集中交易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的一次重要探索。


【公司动态】


牌照“一照难求”  巨头们“曲线”布局保险业

,险企股权新规也已落地,,保险牌照的发放也一度收紧。京东集团和紫光集团采用入股方式曲线“拿牌”。


新华保险大手笔购入写字楼  险资参与地产投资路径解析

据悉,近日新华保险以9.53亿购入长沙绿地中心写字楼并获得大厦冠名权,创造了长沙商办市场成交纪录。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端写字楼以稳定的投资年回报率和高增长率一直为保险资金偏好。近年来,我国保险类大宗购置资产形态中,大部分选择城市金融核心区写字楼物业。举牌地产公司、关联交易亦是保险公司的参与途径,而近年来长租公寓的兴起则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人寿迎高管变动潮  赵立军拟任国寿财险总裁

今年以来,人寿系统多位高管到龄退休。除了刘英齐,国寿股份总裁林岱仁和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亦到达退休年龄。目前,国寿股份副总裁赵立军将调任国寿财险股份总裁和委书记一事,已在人寿系统内部进行了公示。


人寿绿色扶贫再谱新篇

今年以来,人寿系统多位高管到龄退休。除了刘英齐,国寿股份总裁林岱仁和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亦到达退休年龄。目前,国寿股份副总裁赵立军将调任国寿财险股份总裁和委书记一事,已在人寿系统内部进行了公示。


【市场观点】


保险行业面临七大风险挑战

2018年7月,中保基金公司在京发布《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8》。报告指出,2017年保险行业加快回归本源,发展稳中向好,产品保障功能凸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流动性风险、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经营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及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七个风险值得重点关注。


圆桌讨论一:险资的投资趋势

“2018资产管理年会”7月28日在上海召开,人寿资产副总裁于泳先生、人保资产副总裁王小青、太保资产副总经理严赟华、长江养老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初冬、国华人寿总裁助理章俊、中互保(宁波)产业基金董事长李宝忠等几位嘉宾参与圆桌讨论,就险资的投资趋势等问题提出以下观点:一方面是在新的经济环境、全开放的金融环境,宏观政策多方面调整的背景下,资管公司需调整指出配置思路,并提高主动投资管理能力,具体包括资产配置、风控、金融科技等方面;另一方面面对资管新规、中美贸易等不确定性环境,要求险资投资要“稳中有进”、“着眼长远”,防范市场系统性风险、信用风险、“精英主义”错误。


险企8月底前完成自查

一项针对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信息报送的自查工作,正在各家保险机构展开。


7月18日,,,摸清风险底数,防范资金运用风险。”


根据文件,各保险机构需要针对截至2018年6月30日持有并存续的信托计划,自查在集中登记系统(即中保登)中的产品要素信息及持有份额变动信息有无错报、漏报等情况,如需进行信息补正的,应与中保登及时联系,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信息补正。各保险机构应于8月31日前完成自查补正工作,并将自查报告发送至中保登。


摸底险资投资信托计划


虽然只是一次补充数据的行为,。


保险资金被允许投资信托计划,始于2012年的91号文《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文件中,保险资金被允许投资包括银行理财和集合信托计划在内的五大金融产品。


信保合作自此开始。2014年,,在《关于保险资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有关事项的通知》中,规定保险资金投资集合信托计划,基础资产只能限于融资类资产和风险可控的非上市权益类资产。文件还划出了“三不得”:不得投资单一信托;不得投资基础资产属于国家明令禁止行业或产业的信托计划;险资投资的固定收益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信用等级不得低于国内信用评级机构评定的A级或者相当于A级的信用级别。


历史沿革来看,保险资金投资的集合信托计划,大多是一些满足险资要求的债权类非标,也有部分是保险机构找的资产,用信托做通道的业务。不过,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之前,。


。据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与同样是非标的保险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相比,保险资金投资的集合信托计划期限并不长,通常只有2~3年,近几年不少都已经到期兑付,存量估计不会太大。


中保登全面归集数据


本次自查行动,将使得中保登这家新平台全面掌握保险资金投资信托计划的情况。


全名为“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的中保登,是上海保交所子公司,。


文件要求,各保险机构针对截至6月30日持有并存续的信托计划,自查在集中登记系统中的产品要素信息及持有份额变动信息有无错报、漏报等情况,如需进行信息补正的,应与中保登及时联系,按照相关操作流程进行信息补正。


如涉及有关信息需与信托公司配合开展补正的,保险机构应与信托公司充分沟通,共同制定整改计划,并协调信托公司开展信息补正工作。


各保险机构应于8月31日前,完成自查补正工作,并将自查报告发送至中保登。自查报告主要内容应包括错报和漏报的产品列表、原因说明和整改情况,以及保险机构和信托公司负责信息报送工作的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依托中保登信息平台,,组织对各相关机构数据报送和数据质量情况的检查。这意味着,数据录入中保登后,,。


中保登的第一大股东是上海保交所,持股76%;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华泰资产、泰康资产、平安资产、中再资产、新华资产、华安资产、阳光资产均持股2%。


今年6月,中保登已经发布了保险资管产品登记的系列业务制度,按要求对保险资管产品的产品信息、份额信息及其变动情况进行集中登记。(证券时报)


日前,,分别是保险机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公司治理评估和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


这三项工作均采取保监局对保险机构现场评估的方式进行。各个评估小组7月20日前已经进场,计划在8月底之前完成现场评估,预计10月份完成评估总结。


据了解,在2018年保险法人机构评估对象分配表中,主要是地方保监局检查当地法人保险机构,但也有不少跨区域交叉评估。


三项评估同时启动


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也称SARMRA评估,: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对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公司治理评估,是按照《保险法人机构公司治理评价办法(试行)》,对各保险机构2017年度公司治理的完备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财产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规则》、:人身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评估规则》的规定,对保险公司的资产负债管理能力进行评估。


根据要求,各地保监局在7月15日之前成立了评估小组。各保监局局领导担任组长、处室负责人担任副组长的评估小组。其中,三个评估小组成员均不少于5人。各保监局应于9月15日前将SARMRA评估、公司治理评估、、。,并在10月底之前向评估对象反馈评估情况。


证券时报记者发现,在保险法人机构评估对象分配表中,主要原则是地方保监局检查当地法人保险机构,但也有不少跨区域交叉评估的情况。比如总部位于深圳的平安人寿,由广东保监局进行现场评估;总部位于北京的新华人寿,;太平人寿分配给江西保监局,等等。



据了解,,。


去年上半年,为了全面摸清保险行业公司治理现状,。结果显示,优质类公司35家,合格类公司91家,重点关注类公司4家,不合格类公司0家。


,自2016年的第二季度开始。。A为风险最低,D为风险最高。,在市场准入、产品管理、资金运用、。


,今年第一季度,120家保险公司在风险综合评级中被评为A类公司,48家被评为B类,2家被评为C类,2家为D类。


在偿付能力方面,2018年一季度末,纳入评估的173家保险公司的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8%,较上季末下降3个百分点;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37%,较上季度末下降2.9个百分点。(证券时报)


主流险企:股市底部确认 看好成长龙头

资管新规细则等配套政策近日发布,引发市场和机构的热议。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的主流保险机构普遍认为,配套政策的出台对股市构成明确利好,股市底部基本确认,看好包括计算机、半导体、军工等成长板块的龙头品种。


他们表示,之所以近一个月股市没有大幅反弹,原因在于:第一,由于非标和股权质押不能续作,一些中小企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只能开始变卖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比如股票、基金、理财产品;第二,在银行理财新规出炉之前,银行的新产品处于停摆状态,不合规的旧产品(多层嵌套的委外、高杠杆的股权类资产管理计划)到期不续作,面临赎回。因此,银行理财对应的资金处于净卖出状态。


“此次资管新规细则等配套政策落地后,市场争论的放松幅度大小姑且不论,只要文件细则出台,部分银行理财的新产品就可以发行,带来非标或者股票的"买盘"。”一家大型保险机构权益投资部的内部观点认为,一方面,中小企业的流动性会出现一定缓解;另一方面,银行资金只有“卖盘”的情况也会得到边际改善。


这正好解决了前述两个微观层面流动性的问题。因此,受访的多家保险机构预判,此次资管新规细则等配套政策出台后,股市底部有望确认,权益市场的悲观预期有望得到修正,对股市构成明确的利好。


至于看好哪些板块,有保险机构内部观点认为,随着股市全面反弹,无论什么风格、板块都会有绝对收益,但成长龙头更有望获得超额收益,看好计算机、半导体、军工等板块。


有保险机构重点提及在市场底部时股东敢于增持自救、公司基本面又较好的成长股。“观察产业资本(包括各类大小股东、高管)对公司股票发生的增持和减持行为,可以看出一些变化。因为产业资本代表了"最了解公司"的一批人对目前公司股价的态度,代表产业资本的情绪。股东是最清楚未来公司经营生产情况的,了解目前股价和估值究竟是低估了还是高估了。所以,他们敢于在市场底部进行抄底,也会比二级市场投资者作出更领先的判断。”


一家保险机构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6月份,在属于成长风格的上市公司中,共有约140家公司增持股份。剔除其中由于股权质押临近爆仓而自救的30家公司,依然可以看到6月份成长风格公司的增持次数显著提升。当然,他们也强调,这一指标在消费、周期、金融这三个大类风格中的有效性减弱很多,因为这些大类风格中的国企、央企占比很多,难以进行市场化的增减持。


在看到机会的同时,受访保险机构人士也坦言,仍然有些外部因素需要长期关注。沪上一家保险资管公司的内部观点认为,下半年仍需关注外部摩擦、美元加息和财税政策变化等因素,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也需进一步观察。(上海证券报)


保险交易进入公开牌时代 风险交易将更有效率 保险产品更加惠民
上海保交所保险产品交易系统(下称交易系统)昨日(7月25日)正式牌人保健康险的“爱健康”系列个人税优型健康险产品。这标志着,我国保险业标准化场内公开交易市场建设迈出关键一步,这既是保险场内集中交易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是我国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的一次重要探索。


交易系统通过公开牌、规则约束、信息披露、自律管理、配套服务等,为保险产品交易活动提供安全高效、规范有序、透明公正的交易场所及设施,以及保险账户、保单管理、支付结算、信息披露等功能服务。


通过统一的场内交易规则和市场功能的实现,让保险产品的信息披露更充分、、交易效率和标准化程度更高,进而提升保险产品的公信力,出一条明白交易、放心交易、简便交易的路子。


据上海保交所方面介绍,交易系统的推出,主要是针对保险业长期存在的恶性竞争、信息不对称、获客成本高、产品同质化严重等难题应运而生的。旨在鼓励一些关乎国计民生、公众属性较强、保障服务实体经济、,逐步纳入标准、公开、透明的保险场内交易市场中,打造B2B2C的新交易模式。


交易系统可初步实现六大功能:产品公开牌、场内交易撮合、充分信息披露、消费者权益保护、账户登记托管、交易行为监测。


作为我国多层次保险市场体系的重要一环,上海保交所表示,将聚焦标准化、公共性产品和渠道建设,致力于实现“让风险交易更有效率、让保险产品更加惠民”。


一是鼓励保障类产品公开牌。区别于一般的场外交易,交易系统对入场的保险产品设有一定的评审和遴选程序,鼓励责任清晰、保障明确、条款简单、价格合理、交易便捷、服务规范的风险保障型产品牌交易,助力推动保险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合理的保险供给“金字塔”,满足普惠风险需求。


二是推广一站式保险交易模式。作为专业化的第三方集中交易平台,交易系统可通过标准规范的电子化交易流程和牌、交易、登记、托管、结算等环节的一体化,实现数据流、业务流、资金流的融合统一和高效管理,提高产品交易的质量和效率,降低行业交易成本、搜寻成本和操作风险,从而活跃市场交易,实现新时代保险供需新平衡。


三是打造消费者权益保护网。交易系统通过制定严格的产品注册认证标准、明确交易主体资质和交易规则、提高信息披露水平,使参与人在参与交易活动时有法可依、有迹可循,在交易纠纷中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消费者的保险获得感。


四是发挥信息披露功能。交易系统能够发挥集中性场内交易市场的信息汇聚作用,通过公开透明的信息披露和产品信息管理,构建保险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数据库以及多维度、智能化的风险预警体系,,;同时通过自身的自律管理功能,强化对市场机构的自律约束,。


上海保交所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把握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要求,满足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需要,努力建设交易系统,从完善交易规则、丰富保险产品、扩展系统功能、加强互联互通四方面入手,推动行业由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发展转变,在高质量发展中助力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上海证券报)


牌照“一照难求” 巨头们“曲线”布局保险业

在新设保险公司的努力历经3年无果后,京东集团另辟蹊径入局保险业的美梦终成真。7月24日,,京东集团斥资4.83亿元,以第二大股东的角色,入股安联财险。


事实上,曾计划发起筹建保险公司,如今却改换道、通过入股方式曲线“拿牌”的并非只有京东集团一家,发起筹建中青人寿的紫光集团也欲入股诚泰财险,一圆保险梦。


资本“曲线”拿牌


,险企股权新规也已落地,,保险牌照的发放也一度收紧。这也就造成许多资本从新设到收购的战略“急转弯”,其中,就包括京东集团和紫光集团等。


7月24日,.05亿元增至16.1亿元。增资后,德国安联保险集团持股比例由100%降至50%,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4家股东认购50%股份。其中,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持股30%,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持股12.4%,深圳汇京通达商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持股4.27%,上海映雪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3.33%。


由于北京京东叁佰陆拾度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为京东集团下属子公司,这就意味着京东集团将成为安联财险的第二大股东。时隔3年后,京东集团终于“曲线”布局保险公司。2015年,京东集团曾对外宣布在四川设立京东互联网财险公司,但至今没有进展。


原本打算参股设立中青人寿的紫光集团也准备换个路数。今年6月8日,诚泰财险发布公告称,拟向新战略投资者紫光集团定增20亿股股份,注册资本相应增至60亿元。,紫光集团将成为诚泰财险第一大股东。


各路资本之所以对保险牌照念念不忘,主要是看重其间的协同效应——主业和保险之间能够产生很好的“化学反应”。例如,安联财险曾透露,安联集团与京东集团之间已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将在建设数字化保险合资公司。双方将集合各自优势,开发并提供更有吸引力的保障解决方案。


牌照发放未放松 严把关口成常态


多家企业改变路径进军保险业,。,从撤销违规股权到准股东被拒,。


7月3日,,无锡报业发展有限公司欲将持有国联人寿的股份转让给宁波市金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的计划被否。


对于否决“准股东”入局保险业的原因,,因宁波金润资产存在循环出资可能。在此之前,金润资产声明3.144亿元股权转让款为自有资金,来源于其股东在2014年8月对公司的13亿元增资款。,根据该公司提供的银行对账单,增资款分多笔转入验资户,账户余额最高为7.43亿元,未在某一时点实际达到增资额13亿元,并且公司无法提供“增资款全额到位,不存在资金循环使用注资”的承诺说明,存在利用同一笔资金循环出资的可能。


业内人士表示,,通过设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提高准入门槛,严防“动机目的不纯”的社会资本投资保险业。,希望引入具有专业能力的投资人促进保险公司转型升级和优化服务。(上海证券报)


新华保险大手笔购入写字楼 险资参与地产投资路径解析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新华保险以9.53亿购入长沙绿地中心写字楼并获得大厦冠名权,创造了长沙商办市场成交纪录。


从全球范围来看,高端写字楼以稳定的投资年回报率和高增长率一直为保险资金偏好。近年来,我国保险类大宗购置资产形态中,大部分选择城市金融核心区写字楼物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发现,举牌地产公司、关联交易亦是保险公司的参与途径,而近年来长租公寓的兴起则提供了新的投资机会。


看好高端写字楼物业


城市金融核心区写字楼颇受保险公司欢迎。


7月5日,上海市土地市场交易网出让公告显示,太保旗下子公司太平洋人寿与香港瑞安房地产、上海永业集团组成的联合体成功竞得黄浦区淮海中路街道123、124、132街坊地块。


7月23日,一位保险公司投资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城市金融核心区写字楼物业吸附着巨大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保险业开展金融业务以及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有利保障。


“优质的物业地产可以通过出售或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获得丰厚的租金以及物业升值等。保险公司既能拥有办公楼的所属权,又能通过所收购项目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另一位保险资管公司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


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2017年3月,SOHO香港举行的业绩发布会上透露,将出售位于上海的SOHO世纪广场。最终国华人寿以32.2亿元购入SOHO世纪广场。


而举牌地产公司则是另一投资途径。7月10日,华夏幸福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华夏控股拟向平安资管转让公司总股本的19.7%,转让价款共计137.7亿元。


前述保险公司资管人士指出:“这些上市地产公司属于大盘蓝筹股,普遍具有良好的现金流,分红率较高。在偿二代下,房地产等大盘蓝筹股风险因子较小,保险公司为后者需要提取的最低资本要求就会比较低,所以在维持权益配置比例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加大蓝筹股的投资比例来减少价格风险对偿付能力的影响。”


亦有为应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IFRS9金融工具而进行战略布局的考虑。“在新准则下会计利润的核算规则下(尤其是FVOCI权益金融工具的核算规则),保险公司会更多倾向于配置波动小、分红高、估值相对低的大盘股,甚至会导向更多举牌行为。”7月23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保险公司财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鼓励参与长租市场


除上述两种途径外,关联交易亦不可忽略。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2017年,恒大人寿约有5次关于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涉及金额十多亿。其中,2017年2月27日,恒大人寿投资约1.2亿元购置武汉恒大中心写字楼,作为投资性不动产;同日,投资约3.5亿元购置武汉恒大滨江中心写字楼,亦为投资性不动产;3月30日,以6亿元认购“长安权·成都新北城股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资金用于增资扩股持有成都恒大新北城置业有限公司19.41%的股权。


此前不久,,要求保险公司资金运用关联交易应符合三条比例要求。一是保险公司对全部关联方的投资余额,合计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一年度末总资产的30%与上一年度末净资产额二者中较高者;二是保险公司投资未上市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和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中,对关联方的投资金额不得超过上述各类资产投资限额的50%;三是保险公司对单一关联方的全部投资余额,合计不得超过保险公司上一年度末总资产的15%。


此外,保险资金参与长租市场的情况值得关注。6月1日,。目前,为了解决收益差、结构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产品发行不确定性等操作难题,已有长租公寓运营机构、房地产投资基金开始考虑引入保险资金。


不过,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由于保险资金成本高、保险公司缺乏相关专业人才,加之长租领域收益率偏低,保险公司对此多持观望态度。


需要强调的是,根据《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和《保险资金投资不动产暂行办法》的规定,保险公司不得直接从事房地产开发建设,不得投资开发或者销售商业住宅。(21世纪经济报)


人寿迎高管变动潮 赵立军拟任国寿财险总裁

摘要:今年以来,人寿系统多位高管到龄退休。除了刘英齐,国寿股份总裁林岱仁和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亦到达退休年龄。目前,国寿股份副总裁赵立军将调任国寿财险股份总裁和委书记一事,已在人寿系统内部进行了公示。不久前,集团旗下养老和电子商务公司刚刚换帅。


时隔四年后,人寿正在迎来又一波最大规模的高层变动潮。《财经》记者从多个信源独家获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股份”)副总裁赵立军将调任人寿财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财险”)总裁。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人寿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日前刚刚换帅,国寿股份亦将很快面临总裁换帅。


据《财经》了解,目前赵立军拟任国寿财险总裁和委书记一事,已在人寿系统内部进行了公示。国寿财险现任总裁和委书记刘英齐已于今年到达退休年龄。


公开资料显示,赵立军生于1963年7月,安徽寿县人。赵立军是“老财务”出身,早年历任老人保计划财务部干部,香港再保险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主任、副经理,香港保险(集团)有限公司计划财务部副经理、经理,人寿计划财务部副处长、处长。2003年至2008年,历任国寿股份财务部总经理助理、总经理。


2008年至2010年,赵立军任国寿股份山东分公司副总经理。2010年至2012年,回归总公司担任法律与合规部总经理。2012年至2014年,赵立军调任数据中心副总经理(主持工作)、总经理。2014年5月至2016年4月,调任人寿集团财务总监兼职务部总经理。


2016年7月起,赵立军再次回归国寿股份,任副总裁,分管财务和投资等领域。同年11月兼任财务负责人。


赵立军出任国寿股份副总裁后,每次中报和年报发布会上总是成为重要的发言担当,详细地解析国寿股份的投资策略和财务指标分析。其对数据的熟稔于胸和颇为坦诚的讲话风格,给记者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到今年为止,国寿财险成立将满12年。首任总裁刘健执掌国寿财险长达八年,为国寿财险最初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根基。刘健在国寿财险成立之初便提出,国寿财险“不老路,少弯路,开创新路”。2009年,国寿财险成立三年便实现经营盈利,2010年保费收入突破100亿元,实现承保盈利。


保费收入从开业之初的23.54万元到进入百亿元“俱乐部”,仅用了四年时间,而从百亿元跃升到如今的534.39亿元,仅用了六年时间。


2014年,刘健到龄退休,由原国寿股份副总裁刘英齐接任。与刘健来自“老人保”不同,刘英齐此前一直从事寿险业。


公开信息显示,刘英齐生于1958年4月,早年曾任老人保安徽省分公司意外险处处长、人身保险处副处长(主持工作)等职务。1997年起曾历任原人寿团体保险部总经理,原人寿安徽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原人寿保险公司合肥市分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级)。2003年8月起任国寿股份监事会主席,2006年1月起任国寿股份副总裁,2008年5月至2013年6月兼任董事会秘书。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兼任国寿电商筹备工作领导小组组长,2013年11月起兼任国寿电商董事长、总裁。


2014年刘英齐接任国寿财险之后,当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5.22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亿元,比上年增长175%。2015年保费收入突破500多亿元,2017年则为662亿元,同比增长10.85%。实现净利润8亿元。


作为中生代财险公司,国寿财险亦背负着“进军财险第一军团”的任务。目前国寿财险稳居财险业第四位,早已实现开业之初确立的用三五年时间进入财险市场第一军团的目标。


近年来,随着车险市场化费率改革的推进,国寿财险也面临着业务结构调整。2016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议上,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指出,国寿财险要坚持做精车险,做强非车险。


此前一位国寿财险相关负责人曾对《财经》记者表示,国寿财险加强了对高风险车型管控,加快家自车、非营业客车等优质业务发展。对非车险业务则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要转大弯不能转急弯,要用增量补减量”,要因时、因地制宜,提高差异化、精细化管控能力。


2017年,国寿财险提出了“促发展、优结构、增效益、夯基础、控风险”的发展基本思路。截至2017年底,国寿财险总资产为802.89亿元,净资产204.50亿元,实现营业收入611.44亿元,实现净利润8.08亿元。在业务板块上,非车险保费收入125.25亿元,保费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


日前人寿集团发布的数据显示,国寿财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352亿元,同比增长10.6%。


今年6月,国寿股份和集团以其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对国寿财险分别增资15.2亿元和22.8亿元,使其注册资本将由150亿元增至188亿元。据了解,此举是为进一步增强国寿财险资本实力,为下一步发展布局。


今年以来,人寿系统有多位高管到龄退休。除了刘英齐,国寿股份总裁林岱仁和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亦到达退休年龄。据了解,下一步国寿股份总裁亦将面临更迭,成为继201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高层人事变动潮,彼时,亦是寿、财、养老和电商四家公司更换总裁。


此前,国寿财险副总裁章海峰调任国寿电商总裁,国寿电商总裁崔勇则调任国寿养老险总裁,接替原国寿养老险总裁苏恒轩调任国寿集团副总裁后留下的空缺。


除了四家子公司总裁面临陆续调整,因到龄退休或工作调整,人寿系统还有多位高管职务调整。比如,国寿股份监事会主席缪平和董事许恒平亦于今年到达退休年龄,近日国寿养老险总裁助理贾玉增接任国寿股份监事会主席职位。


随着赵立军调任国寿财险总裁,其留下的副总裁职位亦将面临补缺。


据《财经》记者从多个信源获悉,国寿股份上海数据中心总经理华伟和国寿股份研发中心总经理钱维章,拟提任国寿股份科技总监,目前亦处于公示阶段。


如加之这两项调整,目前国寿股份将暂时形成“一正四副四总监”的架构。


今年以来,国寿股份已开展了一系列管理层调整。3月,总裁助理赵鹏和首席信息技术执行官阮琦新提拔为副总裁,杨红获提升为运营总监。


据了解,除了管理层变动,国寿股份的一批部门和处室负责人获得提拔或调整,省级公司负责人亦在调整之中。


人寿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国寿股份实现保费收入3602亿元,同比增加4.1%。(《财经》杂志)


人寿绿色扶贫再谱新篇
7月20日,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国寿资产”)2018年上半年经营形势分析会的会场上整齐摆放了“国寿丹泉”瓶装水。自6月25日第一瓶“国寿丹泉”下线以来,国寿人开始喝上国寿水,标志着人寿精准扶贫工作迈上新台阶。


精准脱贫是的报告明确要求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国寿资产委对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展开多项举措,对口支持湖北丹江口市脱贫摘帽。


2017年11月,在丹江口市扶贫工作座谈会上,人寿集团董事长杨明生指出,丹江口市是美丽的绿色中的贫困,要抓住绿色产业开发这一根本,形成造血机制,,在绿色、生态上多做文章,创新思维方式,形成造血机制。


今年3月,在国寿资产2018年第一次扶贫工作会议上,人寿集团首席投资官、国寿资产总裁王军辉指出,2018年是扶贫攻坚决战年,国寿资产扶贫工作要加大力度,确保对口扶贫点脱贫摘帽取得全面胜利。


“国寿丹泉”瓶装水项目是国寿丹江口绿色扶贫产业基金在精准扶贫领域的具体实践,由扶贫基金及管理人团队共同投资设立的丹江口丹源水业有限公司负责销售,委托湖北丹江口润京水业有限公司加工生产。


、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的“绿色”理念,标志着人寿以实际行动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诠释,给丹江口脱贫攻坚注入了“绿色”力量。


丹江口是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国家秦巴山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城市,也是国寿资产对口扶贫的国家级贫困县。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感恩丹江口人民对南水北调的付出和贡献,丹江口丹源水业有限公司每销售一瓶“国寿丹泉”就提取1分钱资助丹江口贫困学生,将人寿的企业形象与一瓶瓶饱含爱心的“国寿丹泉”连接在一起。


“国寿丹泉”取自丹江口水库25米以下深层水,天然清纯,口味甘甜,富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元素,适合长期饮用。委托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先进、工艺流程严谨,其瓶装水自动化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43200瓶包装水,生产能力有保障。


2018年是丹江口市脱贫摘帽的关键年,、人寿集团委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发挥投资优势,主动作为,积极在丹江口开展“造血式”精准扶贫,助力丹江口市脱贫摘帽攻坚战。


目前,“国寿丹泉”瓶装水已在国寿i购APP平台上线,国寿资产副总裁王一佳通过网络平台下出首单。(证券时报)


保险行业面临七大风险挑战

2018年7月,中保基金公司在京发布《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8》(以下简称“行业风险评估报告”)。报告指出,2017年保险行业加快回归本源,发展稳中向好,产品保障功能凸显,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行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报告分别从流动性风险、转型过程中面临的风险、经营风险、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公司治理及合规风险、声誉风险等七个值得重点关注的方面,对2017年乃至当前保险行业面临的风险进行深入剖析。


此外,从结构来看,本次行业风险评估报告分为经济金融环境、行业运行情况、行业风险评估和专家观测视角四篇。在回顾2017年度保险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报告对行业运行形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着重对当前行业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展开剖析。


行业运行稳中向好


2017年,保险业务发展稳中向好,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66万亿元,同比增长18.16%;资产规模稳步增长,总资产16.75万亿元,净资产1.88万亿元。风险保障水平快速提高,为全社会提供风险保障4154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5%;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能力增强。行业回归本源,业务结构持续调整优化;资产配置更加多元,资金运用收益率5.77%;行业偿付能力总体充足。保险密度、保险深度稳步上升,保险市场主体日趋丰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力度不断提升。2017年保险消费者信心指数为73.7,相比2015年69.2、2016年71.2的水平进一步提升。

                                             

七大风险挑战的考验


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虽然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但面临的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错综复杂,各种风险和矛盾变化的不确定性可能给保险业带来较大的影响;从行业内部看,保险业正处于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期、多年积累深层次矛盾释放期和保险发展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公司的风险逐步暴露。部分风险属于“灰犀牛”式的风险,主要涉及少数问题公司;、漏洞和短板,主要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市场的风险传递;有的是新业态新形式带来的风险;有的是由行业、;另外,,仍处于自我修复、不断完善的进程中。


报告力求把握行业风险演变的新形势,对流动性风险、转型面临的风险、公司治理风险等进行了重点梳理,将过去一年乃至当前我国保险业面临的主要风险和挑战归纳为七个方面:


1.部分公司出现较大的流动性压力


虽然行业2017年现金流整体较为充裕,但个体分化明显,局部流动性风险隐患显现。部分人身险公司在业务结构调整期保费流入下降,同时退保金大幅增长,满期给付总量仍处于高位,现金流出压力持续上升。部分公司过去高度依赖中短存续期业务,资产负债错配严重,现金流面临严峻考验。此外,部分过去经营非寿险投资型产品的公司业务存量余额较大,考虑到这几家公司将面临较为集中的满期给付压力,需要警惕流动性风险。



2.人身险业务转型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部分公司主要在售产品停售,但多数中小公司缺乏开发保障型产品的经验数据及精算能力,产品开发压力较大。二是银邮渠道集中给付型产品停售,保障型产品销售能力不足,保费增速大幅下滑;个险渠道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中小公司较难补齐渠道短板。三是负债久期拉长、长久期资产较少,行业整体市场风险和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要求提高,同时民营资本流入大幅减少,人身险公司偿付能力指标普遍下滑。四是伴随着产品切换,保险公司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向长期化、复杂化风险转变,对公司风险管理、投资、运营等多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3.产险公司经营压力较大


2017年近八成公司处于承保亏损状态。车险方面,市场竞争依旧激烈,高费用率持续,近九成公司车险综合费用率超过40%。高费用问题带来中小公司亏损局面难以扭转,差异化经营策略屡屡受挫。非车险方面,保费收入快速增长,2017年增速达24.21%,自2013年至今首次超过车险增速;但非车险承保亏损加剧,经营问题较多。传统非车险种费率低,保证保险业务风险需持续关注,部分意外险产品背离保险本源。



4.资产负债管理能力


面对利率风险挑战利率市场波动对保险公司资产端与负债端均有较大影响。一方面利率市场波动加剧,保险公司配置固定收益类资产的难度增加。同时,当未来利率进入下行通道时,保险资金将面临较大的再投资风险。另一方面,市场竞争激烈使得保单成本始终处于高位。保单高成本的压力传导到资产端,倒逼部分保险公司提升资产端风险偏好,增加权益资产、低信用等级债券等的投资,加大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5.信用风险需持续关注


一是债券市场主体评级下调与违约事件增加,风险企业性质、违约券种范围不断扩大,保险资金投资债券面临的信用风险增加;二是随着保险资金投资非标资产占比提升,信用风险敞口有所扩大。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攀升带来保险资金投资信托、债权计划等非标产品的潜在信用风险提升。另一方面,部分非标产品蕴含违约风险,投资相对稳健的保险债权计划的信用风险也值得关注。



6.公司治理及规范经营方面存在较多问题


一是公司治理薄弱。部分公司股东股权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公司治理有效性不足,关联交易风险突出,内部管控机制缺失。二是违规经营问题突出。,行政处罚力度前所未有。处罚事项最多的为电话销售欺骗投保人。三是经营数据失真,主要集中在车险和农险,此外存在部分由于指标口径问题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


7.声誉风险不容忽视


。二是冒用保险机构名义的违法案件扰乱行业秩序,损害行业诚信形象。三是销售和理赔纠纷投诉居高不下,对保险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四是互联网保险消费投诉量快速增加,创新型险种投诉日渐增多,行业面临的声誉风险形势较复杂。


专家视角


由专家委员会专家撰写的八篇风险观测专题文章,集中反映了对非车险经营亏损、商业车险改革、利率风险、寿险公司转型、信用风险、长期股权投资估值等问题及对策的思考和研究。


专家对2018年保险行业风险及应对策略进行了全面剖析及预判,专家认为,从长期看,保险公司仍然要防范低长期利率的风险。相比于2017年,2018年无风险利率呈下行趋势,市场缺乏高收益的投资机会,人身险公司负债久期较长、成本较高且有一定刚性,面临投资资产到期后再投资的风险。


专家认为,银行系寿险公司在转型发展中存在战略同质化高、资本补充难度大、业务结构调整难、产品销售过于依赖母银行等问题,专家从实施差异化战略、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资本补充机制、重塑公司业务结构、深化集团协同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非车险方面,、推动强制保险落地、、提升费用透明度;在市场层面加强风险管理教育、定期修订纯风险损失率表、计提巨灾准备金、严控中介费用;在主体层面坚持正确的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绩效评价导向。此外,未来商车费改应从产品多样化和费率市场化两方面进行深化改革。


专家认为,2017年以来,保险资金投资债券和非标产品面临的信用风险整体趋于上升,以外部评级为基础的保险资金信用风险管理存在一定的滞后,信用风险管理应该落实“偿二代”要求,坚守底线,建立内部信用评级体系,进行多维度动态管理,利用大数据及AI技术,并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行业内资产负债错配一直存在,,有利于行业加强资产负债管理。(中保网)


圆桌讨论一:险资的投资趋势

“2018资产管理年会”7月28日在上海召开,在主题演讲环节结束后,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于泳先生、人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小青、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严赟华、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首席投资官初冬、国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章俊、中互保(宁波)产业基金董事长李宝忠等几位嘉宾就险资的投资趋势等问题,展开圆桌讨论,21世纪经济报道资深记者李致鸿为讨论主持人。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李致鸿: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感谢刚刚曾主任带来的干货满满的演讲。下面开始今天的头脑风暴,台上坐着的六位嘉宾是保险资产管理行业、保险资金领域的领军人物,我们今天在台上有国企、民企有各个投资风格代表的公司。我们为了让大家听得更解渴、更过瘾,每个人有五分钟的演讲时间。各位领导们可以坐着演讲也可以站着演讲,为了让大家更好地关注、了解传递保险资金的信息。


于泳:我还是顺着刚刚曾刚教授讲的,他说是一个小问题,其实对保险资产管理来讲,对保险行业来讲,其实是大问题,其中货币政策、利率,实际上无论是保险产品的开发、销售、负债端、资产端,做投资的决策,货币政策是我们最最关心的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所以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另外一个是汇率问题,现在看整个国际的资产管理机构,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趋势,一个是多元化的资产配置的趋势;另外一个是更多的国际化,寻找海外更多的投资机会。对于险资,如果出去,进行境外投资,汇率问题也是我们非常关注,非常重视的。刚刚曾刚老师的演讲,对我也是非常的有启发。


今天我们这个论坛讲的是险资投资的趋势,既然是一个趋势,我想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所以我讲的可能宏观一点。


第一句话,在新时代的经济环境背景下,对于险资也提出了新的资产配置的思路。我想这主要考虑到新时代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必然也会成长出一些龙头的、有投资价值的企业,对于保险资金来讲也提供了投资的机会。


第二,全面的金融的开放的资本市场也一定会带来机会,一定会在国际的投资者增加资产的配置。另外宏观政策、货币政策的调整上面,也由过去单纯的货币政策为主,现在进行双支柱的。新时代的环境的变化,我觉得对于险资来讲应该说带来了新的思路,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人寿资产管理公司负责人寿集团资金的管理,现在我们在发展第三方的业务,现在我们首先要提出来,还是要增强我们主动投资管理的能力,这里面包括我们资产配置的能力、风控的能力,也包括金融科技。


正好今天这个论坛的主题非常突出,上午围绕资管新规出台之后,大家都在讲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其实我们总体认为对于保险资管行业来讲,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谢谢!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于总!下面有请人保的王总。


王小青:大家下午好!今年以来整个资本市场确实很不平静,受到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国内经济在转型,资本市场以资管新规为代表的,、严规范,加上中美贸易争端,美元处于加息周期之中,四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对于我们面临的资本市场带来了很大的影响。面对这样的环境,保险资金运用中间坚持的原则,用两句话八个字来说:“稳中有进”、“着眼长远”。


稳中有进,,但是我觉得确实也比较适合我们保险资金运用。这个“稳”可以解读为重在防守,在这样一个时点守什么?我们在具体工作中间三个点上面做防守:1.守市场可能的系统性风险,通过资产配置、仓位控制,使得波动控制在我们能够承受的范围内,这是第一个守。2.第二个守,信用风险。虽然信用风险不能说多频发,确实让每个投资者心惊肉跳,我们对信用风险处在谨慎的防守态度。必须对信用风险始终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心态。3.第三个守,管理工作中间特别要防范的,防范“精英主义”(音)的错误。影响市场四个因素,美元的加息,,,四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在目前市场结构和经济总量的背景下,事实上我们历史上面都没有碰到过。


所以投资过程中间,经常会听到有一些同事会提到他已经过去怎么怎么样了,未来可能怎么怎么样,面对这样一些假设、推论的时候,可能需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背后的逻辑是怎么来的。我们认为第三个守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不要犯过去精英主义(音)的错误。


稳中求进的“进”,今年固定收益的市场,控制信用风险的前提下,整体上面、策略上面还是可以进的,优质的非标资产的收益率,相对于同期银行贷款的利率上浮度,所以非标资产,今年整个保险行业,从我个人观察来看处于相对捕捉和进攻的阶段。固定收益的证券在今年上半年大多数同行业处于进攻阶段。当然攻和防,态势是处于变化过程中。


资本市场在这样一个变化过程中间,有一些攻防也在进行转换。权益市场,上半年也许是防守的态度,但从我自己认为更多的状况,在跌的过程中间,有一些优质的公司可能也跌出了一些攻防转换的机会。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的理念,过去大家经常嘲笑炒股变成了股东,从我们的角度说,有一些二级市场的股票你愿意,做一个PE投资也愿意投的情况下面,有一些价值体现。所以我们认为稳中有进,从这样来理解。


第二句话“着眼长期”,这句话也可以分为两段:第一个是把握当期,保险资金每年都给委托人、保险公司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当期财务收益管理,包括机会的把握,把握这样的原则。


着眼周期,也是我们保险资金运用中间需要着力考虑的,这个周期包括两点:第一个是负债周期。随着保险业的转型,我们负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保险负债的久期在快速的拉长。我们要适应保险本身周期的变化。同时保险资金运用中间还有一个跨周期的因素,保险资金运用区别于其他的资金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可以跨周期、逆周期。


从我们自己的判断,我们认为未来两到三年固定收益的收益率也许还有一些增幅下行的空间,那对于2019年、2020年到期资金再配置,再投资的风险,需要着眼周期的角度做一些提前的安排,货币市场提供了这个空间,今年整个货币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充裕,为我们跨期的安排提供了角度。


所以我把我们的一些思考:稳中求进、着眼长远。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王总!人保资产是近年来实体经济重要的支持者,王总刚刚讲的时候说人保也好、保险资金也好是很少踩雷的信用风险,这个确实有很深刻的感受。作为记者报道的时候,可能有银行的记者,可能有其他领域的记者,我是保险领域的记者,经常会被问,我们保险资金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健的,风险防控还是比较到位的。


有请太保的严总!


严赟华:刚刚看到这个主题真的慌了一下,我们曾教授自嘲说自己被风口吹下来的受害者,但是我们也没有觉得我们几位保险资管的同事是追风者。因为保险资管本身一直秉持着服务主业,在这个行业当中寻找自己的锚。我想这个初心从来没有变过,这个责任也不能变,而且这也是我们基本要遵循的最基础的一个底线。


但是大类资产也确实是保险资管在这些年当中对于资产管理过程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个核心的基础的原则。但是我个人认为,大类资产配置不仅仅只是针对于保险资金有需求,只不过我们在对于负债的禀赋、对前端业务的需求,之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对保险资金,相对来说久期更长,对于风险偿付能力要求更高。在这样一种特性下,我们再去做投资,其实本身是顶着很大压力的。但是正因为在责任和压力的前提下面,反倒是让我们总结出来了如何面对大类资产的配置,如何选择你应有的投资方式。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在资管新规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面,我们今天主题是改革与涅磐,涅磐就要重生,重生一定会更加美好。但是你首先要找到资管行业本身怎样去寻锚。寻锚,不仅我们的产品要有锚,我们的投资人心里面更要有锚。在我们产品各归各位时候,作为每一个投资人,无论大小、无论机构还是个人,我们自己对负债或者资产投资的周期、收益、风险,甚至于落实到你个人的目标,有没有一个相关比较清楚的认定。我想之前可能有一些混沌的状态,也确实让很多的老百姓在这上面吃了亏,但是我想随着资管新规的落地,随着大家寻锚过程当中更加的清晰,我们对自己所投资的风险、流动性、收益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再去谈论我们如何进行大类资产配置。


回到保险资金的运用,保险资金面对的主业还是服务好保险行业。保险行业说穿了是整个社会运转的兜底。我们随着整个金融行业,特别是保险行业,这两年持续地发展,大家也了解到今年顺延养老的出台,形成了居民在养老上面的第三支柱。长远来看,居民金融产品的持有结构一定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个也会慢慢的传导到所有的金融机构,最终对我们资管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压力。我们可能服务的资金、服务的人群会更加的增加,但是增加这种情况下面,我们本身负债端的要求应该不会变化。所以我们总结太保资管在这十多年的发展当中:


第一我们秉持的是稳健的投资策略。让我们能够执行这样一个稳健的投资策略,要有一个稳定的投资团队,我们的团队相对来说在行业当中非常的稳定。第二我们有一个稳固的风控体系。这种情况下面,我们面对的投资决策,再看大类资产配置,更加注重收益率合理,但低风险。所以我们在配置当中固收的产品,比例很高,我们一直认为会把权益的投资作为增厚我们投资收益的一个工具。这个我想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位投资人,但是一定适用于跟我们的资金性质、需求相匹配的其他的投资人。我们还是要去寻锚。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严总!刚刚跟我们讲了太保坚守底线,服务主业和不忘初心。刚刚也提到了顺延养老的问题,初总是我们的长江养老保险的负责人,对于养老金的投资有非常多的关注,有很多自己睿智的见解。初总是保险资产管理业巾帼不让须眉,下面有请初总跟我们做一些分享!


初冬:谢谢主办方,也谢谢严总、于总、王总精彩的演讲,特别是严总来自我们同一集团保险体系,也给我们做了很多的宣传。我们是养老保险公司,可能跟前几位大咖还是有点不同,我们基本上专注养老金管理主业,服务养老保障三支柱,所谓三支柱:1.第一支柱大家领的社保以及退休以后领的养老金。2.第二支柱开展差不多十年历史的企业年金等。3.第三支柱从去年开始慢慢的被国家也好、社会也好,得到更广泛重视,是个人这一块。特别在上海、福建、苏州工业园顺延养老保险的试点,其实也表明整个的养老和压力也是特别巨大。前一阵在东北也出现了养老金延付,包括全国来看,养老这一块也加大了全国统筹的力度,其实也都表明养老这个产业面临的社会压力和家庭的压力都是慢慢会越来越多的显现。


长江养老作为这个领域深根十多年历史的公司,特别关注到这一块的需求,立足于服务养老保障三支柱,争取做行业健康发展的引领者。


从具体投资来看,我们跟前面几位领导说的略微有点不同,我们的客户,像年金,对短期波动的容忍度相对来说更偏低一些,所以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投资理念,绝对收益基础上的相对回报,这对我们投资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既要有资产配置的意识,同时要对下行风险以及提前的判断,也要有前瞻。这一块,我们在面临客户的竞争或者说为客户提供更好服务的时候,其实面临更多的投资条件上面的约束。而且我们在投资上面也不能投资像保险普遍能投的实业、股权、房地产等,我们目前来说也没有涉及这一块的投资,所以基本上投资就是包括非标、包括股票、债券这一块的投资为主。所以在风险约束更多,投资者的回报,对长期、短期有要求的情况下面。一方面来自于集团,太保资管给我们很多的指导和支持;另一方面我们自身也加强了研究还有对各个大类资产、类属之间相对收益的比较和下行风险的测算。


所以今年我觉得整体我们表现还是不错,比如说从权益上面的配置,从最初的银行保险转到了消费,以及包括固收上面,包括整个的操作还是比较好的把握了形式。今年大家可能比较关注的像顺延这个产品,我们目前成立一个多月的时间,绝对回报有1.5%左右,这个成绩在整个行业中也还是比较领先。从整个资管新规来看,养老保险公司受的影响是最小的,一方面原来的通道,这种产品比较小,受的冲击小。,资管新规中对养老金产品没有纳入资管新规的领域,也是希望我们能够加大这种发展的力度,为整个养老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初总的分享!我们知道养老金相对其他保险资金而言投资更谨慎。初总也提到了长江养老投资的理念、风控的措施。


下面有请国华人寿的章总,国华人寿这些年在整个保险领域发展非常快的一家保险公司。有请!


章俊:非常荣幸有机会在这里跟各位前辈和领导分享一下我们对市场的一些看法或者观点,在这里我主要分享关于三个方面:


第一个对于现在经济整体的,我认为跟我们以前的理解有一点不一致的地方。延续了刚刚王小青王总的判断,现在的经济跟过去,不管从发展方向还是逻辑上面,都有重大的变化。我认为主要的变化,我们的GDP现在在全球已经第二位了,在过去三十年中我们主动的融入这个全球产业链的过程,并且也受到了全球产业链的欢迎。第一点值得欣慰的,的竞争力已经可以让我们站到世界竞争的舞台上,这是对我们比较有利的一面。但是对我们不利的一面,已经在舞台上面的强者希望把我们踢下去的。所以在这个环境下面我们就能看到现在国内外跟我们以前理解的经济形势有很大差异的地方。


比如说比较直观看到的,美国在加息,我们在不断地去杠杆,这就是显著的差异。在这个过程当中就会对国内造成重大的挑战,。比较典型的,美国加息的过程中,未来我们经济怎么、向什么方向,这个时候国内实时的提出降低风险杠杆、降低金融过程中资金的流转问题。事实上在过去三十年的增长中有一个数据是值得看的,美国GDP增速和M2的增速几乎保持同步,美国一直发展了三十年还是健康的经济体。


但是在过去三十年发展过程当中我们M2的增长一直是GDP增长的两倍,所以导致现在我们能看到的问题是经济总量在大幅发展,但是货币超发、资产价格偏离很高,这就是我们现在面临的挑战。面临国内去杠杆的政策,我认为从国际竞争的角度来说这是比较有利的。如果在未来竞争进一步激烈的环境中,国内企业还是维持在高杠杆率水平的话,我们可能会面临更加重大的风险。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适当的提前的逐步去杠杆比市场化去杠杆可能面临的风险、未来的风险会下降。这是我对经济跟以前的增长保持不一致、有变化的角度。


第二个我想分享的,对于现阶段资产配置的角度上面来说我们可以做什么。实际上在今年,可以做什么分两个角度来看:一个是现在我们能做什么、一个是未来我们能做什么。


现在能做什么?从我们或者我个人对资产判断来说,现阶段固定收益类资产吸引力还是非常强。


当时我们有的时候也在讨论,那个时候整个市场对债券类资产保持比较大的顾虑,当时我们有另外一个逻辑,如果经济未来能够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这个经济体能够保持健康成长的状态,那么我们无风险利率承担不了进一步上行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认为现阶段主要的投资机会还是在固定收益类的资产上面。因为权益类资产去杠杆这个背景下面,所有的实体经济可能大家都会面临一个大家看到的现象就是龙头效应。我们认为权益类资产还需要进行观望一阵子。


但是在这个方面有两个特征值得我们关注,宏观面我们经常看到不好的消息,比如说不管从哪个货币还是哪个角度来说。但微观面对我们来说,企业的盈利在不断上升的,所以今年资本市场能看到,虽然指数的跌幅还是不小,但是企业,龙头企业的盈利还是比较稳定增长的。未来从中长期来说,当估值,也就是说今年主要是估值水平在下降,因为我们货币在收缩。当估值水平下降到一定程度,盈利增长能够支持估值水平下降的时候,我认为这个市场的长期机会就会到来。


第三个问题分享的,未来我们投资机会在哪里?我的观点,不管是哪一类资产,对于我们未来来说都具有长期价值。说到未来,尤其说到保险资金投资,大家就会想什么是价值投资。价值投资我的个人理解我们要赚时间的钱,包括债券也是,十年期、二十年期、三十年期。优质股权赚也是时间的钱。未来在经济体中不同的资产具有不同的特点,债券类是比较明确的。优质股权类,尤其有护城河的高ROE的资产,抵御未来变化和风险的,包括经济风险变化的一类资产。高ROE核心的上市公司意味着有优秀的管理层,优秀的管理层领导的公司是有能力面对未来一些变化的。我们判断在未来不管是保险资金还是养老资金发展过程当中,优质股权的长期价值是非常符合我们收益率需求和久期特征的,因为是无限久期,但实际上又有流动性的资产。


这是我今天要分享的三点。谢谢!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章总!听了五位嘉宾的演讲我是蛮诧异的。领导们一上来干货满满,是非常有价值的市场投资策略的信息。


下面有请中互保产业基金董事长李总为我们分享,中互保是我们国家第一支专门投资互联网保险企业的基金,落地在宁波。有请李总!


李宝忠:谢谢主持人!谢谢各位!今天这个论坛非常好,从今天早上听到现在,很认真,包括接下来发表自己的观点。早上,包括下午嘉宾的发言给我的启发都是非常大的。尤其今天下午的论坛叫“风口投资主题论坛”,听起来是比较务实的,但是我们第一场恰恰参加的人员都是以保险公司资管高管为主,所以我们主持人刚刚听到了五位保险公司资管老总表达的内容,都讲干货,但是干货里面又没有特别具体的东西。


我认为我们风口投资,到底风口在哪里?我认为风口在的互联网保险创新创业企业的股权投资。先给大家一个我个人的答案,尤其这个答案在今天这个场子特别有效,因为保险公司的主业是两个业务:卖保单、搞投资。我们可能今天,包括我们21世纪主持了很多资管论坛,始终把银行排在前面,但我个人认为全球资管的皇冠上面的明珠只有保险,唯有保险资管,从融资到投资、退出、返还,全流程是闭环的。怎么样把产生设计出来卖出去,保费收了,投出去,投了以后,把收益收回来,付给保单持有人或者受益人,完成这么一个闭环。这个闭环,用户体验越来越好,买的人越来越多,滚的越来越大。


从国外来看,美国银行的总规模和保险总规模是相等的。在日本,银行总规模和保险公司总规模是1:0.8的关系。所以说随着我们在座保险资管人,业绩做得越来越好以后,整个保险业务双轮驱动,保险业务和投资业务慢慢滚动,会越来越大。我相信我们很快的保险总资产能够赶上银行的总资产。这个增长有十倍以上的增长,这个空间是非常大的。所以保险资管特别需要风口。


我觉得我们要谈保险的投资趋势,从这个趋势开始谈。


我们中互保产业基金正因为看到这里面的契机,在今年3月12日在宁波注册成立了第一个互联网保险产业投资基金,这个基金规模是20个亿。主要的出资人,很遗憾,在座的五位都不是我们出资人,但是我希望也相信今后会有机会,也许你们自己会去投,我们也可以参与,也可以参与我们二期、三期。


管理人主要是我们市场化的管理团队。


今天这个会场,坐在这里,假如我们保险公司,今天这个主题就是险资的投资趋势,我可能是这里面的另类。从这个角度给自己公司做一个简单的广告。


我们投资方向主要是五个,五个投资方向全部是一个主题,互联网保险创新创业企业的股权。


第一类互联网保险的第三方互联网保险平台,不是保险公司,也不是中介机构,是平台。现在我们有形资产的交易平台,天猫也好、京东也好,大家可能都在用。但无形资产的交易,股票交易所有,但这是标准化的证券。像保险类的产品业务的交易,我相信今后会有很好的平台,这个平台绝对不可能是哪一个公司,肯定是第三方的,所以我希望寻找这个。我们跟踪了两百家这样的平台。


第二类,互联网保险的科技公司,专注于科技,这个科技专注于赋能保险业务各个环节,我们跟踪了两百家左右的保险科技公司。


第三类,有互联网特性的保险中介机构。持牌的,我们寻找有互联网特性的那些中介机构的。


第四类,互联网保险公司。


第五类,我们非常愿意发起和参与互联网保险或者保险行业当中的媒体、培训、教育这样的研究机构,这样的业态我们非常希望参与。


也就是说我们希望参与保险的新兴行业的生态圈的每一类企业项目的跟踪,我们希望每一类细分市场当中的龙头企业都能够成为我们的目标企业和投资市场。我特别的推崇这个,尤其今天,我想给我们在座的各位,尤其台上几位保险资管的高管们提我个人的观点,我认为保险资管去投资互联网保险创新企业的股权,是一石双鸟,推动保险双轮驱动的一个战略,而不是一个投资。


因为我们的保险首先把保单卖出去,然后募集资金做投资,回来做下一轮的滚动。只要投资把我们整个国家保险业的创新,尤其保险创新业态、创新科技、创新平台支撑起来以后,就能够更好地推动我们保险业务的发展。同时通过它的成功,又促进了我们保险资管投资业务的大幅盈利。所以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题目。


我抛出了我个人的观点,供各位参考。


考虑到我们主持人要回答保险投资趋势,不知道是不是需要回答这个?因为每个论坛有一个主题,我有这么几个,也是我刚才坐在这里总结出来的。这个主题我无法准备,但是我有这方面的经验。


今天早上启发非常多的,,我认为能够代表我们今天下午这场论坛当中应该有的部分观点或者部分参考观点。


第一个,是我自己加上去的,保险资管投资规模会越来越大。第二个,我们保险投资,关注的投资久期会越来越长。为什么越来越长?刚刚几位老总也讲了,越来越关注长线投资,越来越关注企业的被投资项目长期投资价值,越来越关注我们保险资金来源越来越长的久期,所以保险资管投资越来长。第三个,保险资管投资会越来越智能,。其实我们在座很多保险公司的资管已经开始应用了,我们资管投资会越来越智能,这个也印证了屠总讲的一句话,公开市场的投资会越来越向被动交易、被动管理,也就是说被动管理产品的占比在提高。第四个,我们保险资产管理会越来越实。我们的投资越来越结合实体经济。我们一直讲金融行业,的金融行业在脱实向虚,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金融行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会的那么一个阶段。另外一个角度,又会回来,是波段的问题。、,必然会进一步引导我们保险资管也会顺应这个形式。到国外看,很多大的酒店、大企业的厂房,很多高速公路,你看下面都了一个小标牌,某某保险公司。什么意思?固定资产,长期基础设施是保险公司的,是保险公司投的。所以保险公司今后会越来越实。


还有一个,保险公司资管,另类投资会越不另类。为什么叫越不另类?另类投资原来觉得是小东西,但其实我们现在这个比例会越来越高。每一个资管公司,另类的比例高了,当年另类的收益率高了,如果碰到每年的黑天鹅事件,另类比例高了以后,后果很严重。当我们对另类资产的管理团队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专业化能力提高,我们可能会在另类的占比提高,同时这个另类的占比提高又回到刚才第一个主题。


谢谢大家!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李总!应该说给我们讲了一些互联网保险方面投资关键的点。其实对于保险资金而言做互联网风险投资还是比较谨慎的。刚刚李总还说,我们几位领导讲的干货满满,但是不够具体,下面进入到我们交互的对话环节,非常具体的内容呈现给大家。


第一个问题关于资管新规之后打破刚兑的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大家非常关心、关注,也是多年来市场探讨的话题。打破刚兑我们一直说非常想打破,但是又很难。投资者的教育以及各方面市场环境影响比较多。在座的各位领导是怎么样看待预期收益型产品打破刚兑的趋势?我们怎么更好的做这样的产品,引导市场的预期?


于泳:打破刚兑是资管新规最核心的目标,我第一反映,对保险产品、对保险端、保险业务,有比较好的促进。


对于资产端,打破刚兑之后,原来这种产品的同质化应该说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会有更多的差异化的。


王小青:打破刚兑,如果有能力达到那样的预期收益,做了那样一个承诺的收益,我个人的理解,愿意承担那样的风险,其实应该是可以做的。但是不能做的一件事情是,你明明做的是一个承诺收益,明明做的是类存款的业务,但是不跟你的资本金、偿付能力钩。如果把这个梳理清楚了,我觉得应该是允许这样一件事情发生的。


第二打破刚兑以后,确实对于我们保险资金运用的市场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固定收益市场的风险定价,在这样一个背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这样一个定价,现阶段正处于打破刚兑的磨合阶段,所以我们整体上面的策略还是不以下沉信用风险为代价。


严赟华:本身金融就是一个风险和收益的组合,刚兑的前提就是忽略了风险,打破刚兑本身这件事情是让整个金融市场回归本来秩序的过程。但是市场也存在担心,大家也知道我们不是在一张白纸上面绘制我们资管新规,在已经创设了大量产品之后,是一个现实的市场。在这个过程当中如何既好又好的做好这个事情,为明天逐渐的形成这样一种过渡的措施,这也是对整个行业的考验。


落实到保险资管来说,之前我们还是以主动型管理产品为主,并没有涉及到很多刚兑的产品。我们也希望这个行业有序的发展。


初冬:我其实觉得这对资管行业是一个大的利好,因为我们有时候过去出去或者拜访客户或者怎么样的时候,他就会说你给我承诺一个回报多少,我说真承诺不了。他说我买一个理财都能告诉我做到多少。打破了之后,对整个做真正的资管来说都是利好,因为原来客户比较的基准,银行理财或者其他的理财收益,而不是公布的央行给定的定价。我觉得这对整个资管行业竞争环境的好转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风险定价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过去基本上滥债、好债都有人买。整个这一块就变成你的风险定价能力在行业中,专业得不到体现。今年越来越多的P2P或者有一些不大专业的或者机构碰上信用违约、踩雷,有大环境的问题,但是自身的信用管理能力也是风险定价的能力会越来越得到凸显。


第三个,对于我们从业者个人而言,你的专业能力,在全市场的评价,可能有回报吧。过去你觉得你很有本事,其实整个的行业,如果专门买滥债,也不怕出问题,其实你的专业能力也是得不到定价。所以现在整个的,银行成立资管公司,以及保险和券商、基金,都进入大的资管竞争之后,个人的专业能力也会在竞争当中得到体现和提升。


章俊:我也无处考据,揣摩一下为什么有刚兑产品。我理解,最早我们拥有这一类的刚兑产品可能是解决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而设计的。有一些资产在金融机构看来认为是风险可控的,但是普通居民并不一定了解或者不一定接受,没有这个信息优势也没有专业判断能力,可能出现了这类产品。


在过去发展过程当中,当这类产品出现以后,像国外衍生品一样,设计者设计的时候,初衷为了增加风险分层或者增加信息的流动性、透明度,企业运行过程当中发现这个产品是有利可图的,可以赚到逆差,这个过程当中不断地操作或者扩大规模,一直到最近这几年大家发现刚兑产品的规模越来越大,而且风险越来越不可控,进入操作环节不是所有的产品设计方对这个风险都有清醒的认识或者在市场上面的竞争压力导致了不管我认识还是没有认识到这个产品都只能装进这个产品里面做这个事情,赚这个理查,风险就产生了。


产品设计的初衷和实际运行的情况出现背离的时候,我们认为打破或者破除这个风险是势在必行。如果不破除,按照经济规律,最终也是要发生的。在大爆发之前是不是有能力缓解这个东西。今年看到,刚兑打破过程当中,风险释放过程中总是会有痛苦的,今年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是信用风险体系完全混乱了,今年我们看到信用逆差进一步扩大,利率债涨的时候,信用债还在跌。


这个过程虽然很痛苦,如果将来打破了以后,像国外很厉害的或者很流行的垃圾债等等在国内才会真正有效,因为那个时候我们不但能看到风险分层、风险定价,还能有组织构建不同的风险组合,包括风险损失率、风险损失的程度,来判断我们这个组合是不是能获得我们预期的收益。我的理解,刚兑现在打破应该是必然的趋势。这个过程现在可能是属于比较痛苦的过程,但是未来对整个行业来说是比较好的事情。


主持人李致鸿:谢谢章总!过程必定是痛苦的,但这个结果可能是凤凰涅磐的过程和结果。


李总,我问一个单独的问题,您刚刚也谈到了互联网保险的平台也好、科技公司也好、中介机构也好,我们选择项目的时候主要看什么?因为互联网其实泡沫比较大,这一点对于产业基金怎么选好项目、用好基金是比较关注的。


李宝忠:其实我还是特别想回答你刚才的问题。刚刚想到的,刚兑和互联网保险平台,这还是有一点关系的。


我觉得金融机构发的产品能不能刚性兑付的问题是讨论了很多年的问题。我记得还在银行工作,很多年前,这个问题就有讨论,但始终没有很好的解决过,很多人从不同的角度讲、做,但始终没有解决好核心问题这些核心问不适合在这个场合讲。


谁有权决定是否可刚兑,由谁决定决策机制?这个思考角度有很好的答案。比如说国家决定刚兑某一个大项目,谁来决定?我的基本答案,假如花的是国库的钱、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投票。刚兑,国家刚兑,花的是纳税人的钱,纳税人投票,这是一个思考角度。假如说某某银行出这个问题了,某某银行可能存管、托管、代销的,但是有人闹了,银行刚不刚兑?取决于什么?谁来定能不能刚兑?如果刚兑,股东投票。或者第三方某一个慈善机构,那批人太可怜了,慈善机构愿意帮你。可以吗?没有什么不可以。


所以我觉得还是机制问题。再往下讲从另外一个结论角度了。卖的时候,本身是营销员错误的引导、虚假表述,那我觉得刚兑还是有它的合理性的。假如不是这样,那我觉得,如果让银行董事会股东表决,一般来说不会同意的。这个事情,行长签不了这个字。这是主持人的第一个题目。


第二个题目为什么我们中互保基金专门投这个行业?我们怎么去选择哪个好、哪个不好?


第一个答案,今后最大的互联网保险平台绝不可能是现在某一个保险公司自己办的。刚才主持人跟几位保险公司老总讲的话,我决定他们再重新思考。而是你们可以去投可能能投出这么一个大的平台来。第一个结论,第三方,绝不是某一个一股独大哪一个保险公司控股控制的。我们希望寻找到真正的懂得保险运营规则的、有互联网基因深入的,有那么一个团队做这么一个事,能够得到更多的支持,能够链接到更多的保险公司,能够展示出更多的保险产品,能够让更多的其他互联网平台和我们流量入口能够链接进来,能够为广大的C端所接受。当然第一步能够为广大的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营销员接受的,必须具备这个特点。这样的平台,刚起来的时候,,定是不是P2P销售,但其实保险的创新是搞不了P2P销售和资金挪用的。所以我认为我们FinTech从保险开始,会发展得非常好。


所以我认为我们投的方向有很大增长的爆发性可能性的。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这些要素链接起来,非常好。


比如说全世界最好的销售汽车的第三方平台是英国的一个第三方平台,只卖互联网的汽车保险。结果现实是什么?英国销售的汽车车险70%是平台上面的,但是它不卖保险,只链接保险公司。英国所有卖车险的保险公司都在它上面着。英国所有的有车辆的客户想去投保的都上它的网站去比价,觉得谁的价格合适、服务自己满意的,就从它那里买。我们希望寻找到这么一个平台。


,,。找到这么一个主体平台还有综合环境是否成熟的问题,我们愿意去等待这个时期的到来。


谢谢!


主持人李致鸿:我们第二个问题是关于信用风险的,刚刚几位领导也提到了信用风险。我们说保险资金在投资上面是相对稳健的,但是难免也会踩雷。保险资金应该怎么样看待信用风险?尤其是在信用风险当中不是说没有机会了,我们怎么样在信用风险当中寻找自己的投资机会?


于泳:从保险资产整个配置里面,信用风险总体控制是很好的。刚刚讲银河港(音),虽然是险资的资产计划,但是增信是比较强,后来问题很快得到有效解决。


确实,像刚刚讲的,对我们也是提了一个醒。首先在信用风险研究的能力方面需要加强,可能过往这种模式还是要有所转变。第二个是信用风险定价的能力,这是需要再提升。我想以后对于险资的固定收益,风险的定价能力将会成为核心竞争力。信用风险的管理上面,也要增加金融科技的元素,这个系统很重要。完全靠人工,能力还是有限的。之前已经开发了信评系统,现在进一步的在升级、完善。


王小青:刚才讲信用风险,谈了不少了。补充三点:第一个,保险资管各家同行都对信用风险非常重视,,在07年开始就开始经历自己内部信用评级团队,无论是标准化还是非标的产品,都是严格的进行风险控制,应该讲发挥了比较好的作用。


第二个,任何一种投资,你享受了它的收益,就应该承担它的风险。整个行业对信用风险的文化有一个共同认知的过程。我们享受了风险溢价,背后就应该意识到你多拿的这个BP信用溢价背后一定有可能按照某一种概率会发生某一种违约的可能的损失。


第三个,,资金政策的情况下面,可能会有一些企业本身还不错,在那样一个特定的时点,一个铜板,一天的头寸可能把一个优秀的企业搞垮甚至让它变成清算的状况。我们应该增强自己的捕捉能力,真正优秀的企业在发生困难的时候,刚才李总也提到了保险资金如何跟实结合,真正优秀的企业,辨别信用风险的情况下,当它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能力去识别它、帮助它渡过这样的难关。


严赟华:其实这个问题和我们刚才谈的打破刚兑的问题是一体两面。第二个想表达的意思,要根据自己的风险耐受度去寻找合理的产品配置,以控制你的信用风险。第三个,建立这样一种能力本身自己要靠基本功练出来的,路遥知马力,实践当中能不能真正的做到、寻找到和你的风险匹配度相适配的产品,我想本身也是考验一个管理机构的管理能力。


作为保险的资管机构,我想锻炼的就是这样一种识别能力。非常同意刚才前两位嘉宾的观点,我们赚的风险溢价就在考量我们自己的识别能力。


就这个问题多说一两句,去年也在陆家嘴这边参加一个债券年会论坛,谈到的债券,去年的话题是债券如何向世界,面向世界市场,我们最大的问题还在评级。如何建立起来一更加真实、有效的评级机构、评级机制,这也是对于今后这个市场健康发展非常重要的部分。


初冬:我自己觉得信用风险这个事迟早都会出现,整个的比例或者占比其实跟世界比,并不高。、审批、把关这些方面在背后做支持,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够在债券市场上面融到资,这是大的背景。


其次,要正确的看待。首先正确看待,第一要有世界观,要积极一些。这么大一个经济体,,出系统性的金融风险的概率非常低。


具体到我们如何发现投资机会,避免风险?我自己觉得多关注在整个经济链中的位置,你是上游还是中游、下游,你跟对手方或者占用别人资源的能力到底有多强?你是资源占用方还是你的钱被别人占用?这对你整个信用风险有很大的影响。


其次要关注你资产的变现能力和真实杠杆能力、现金流这些,有这样一个世界观基础加上具体的分析,其实能够识别出一定的机会,甄别出风险。


第三个强调一下,现在金融科技在整个金融产业链上面的应用很大一块可以跟信用风险结合,这可能也是未来的一个趋势,因为还是会有蛛丝马迹告诉你哪些公司会出文戏。


章俊:信用风险,我觉得还是两个方面:第一个,当下来看我们现在处于信用危机当中。信用危机当中大家能看得到,今年信用产品的发行会非常的困难,不管属于什么环境当中,因为整个市场,包括投资机构感觉到市场的严寒和风险,我们在整个决策机制和控制方面就会非常的谨慎,导致这个市场现在比较困难了。但是有危就有机。我觉得现在对于信用产品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几乎,也就是说当市场给了一个好的价格的时候,对它进行甄别。


第二个,在甄别过程中,要真实的甄别出这个市场风险才能够获得这部分的超额收益。认为两点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是大家平时关心的信用风险的市场风险,这个企业现在所处的阶段,包括为什么会有这个风险。有时候看到信用风险发生的企业,一个直观结果,为什么出风险?有融资能力,说白了能够借到很多钱,借着借着,最后就发生风险了。借不到,融资能力弱的企业,反倒风险并不是特别的显著。


对于未来,信用风险市场判断来说,带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对这个行业、行业的发展、产品的生命周期,为什么会碰到现阶段的风险,由于经营的问题还是治理结构的问题还是产品生命周期就是这样,会对我们能力提出进一步的挑战。第二个,信用风险产品投资的道德风险控制上面也是需要引起关注的,市场混乱的时候用什么内部决策机制识别,并且获得收益,就很重要。这个市场,有的领导也说超过10%还是12%以上的,基本上是不打算还钱的。识别机制也非常重要。


谢谢!


李宝忠:我非常赞同前面几位老总讲的关于信用风险的看法。作为保险资管来说,信用风险的管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既包括自身能力、团队的建设,也渴望市场上面有好的、优质的金融评级公司。

作为我们投资机构来说,我们更多的需要关注我们可能的、潜在的投资目标、投资对象,这在我们资管领域、经济领域里面都是非常关键的。


谢谢!


主持人李致鸿:我们后面还有很多问题,但因为时间的原因,我最后再问一个问题,希望每位领导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您对未来保险资管行业发展的期待,会不会成为皇冠上的明珠?


于泳:通过今天这样一个论坛,我的感受,不管是上午还是下午,保险占的比重非常的高,我是坚定信心、充满信心。谢谢!

王小青:在路上。


严赟华:促经济、惠民生,随着保险这一金融工具在整个民生当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我们行业的担当也要体现出来。


初冬:借用潘总还有我们集团的广告语,平时注入一滴水,难时拥有太平洋。


章俊:我们应该能在国家发展的过程当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获得比较好的长期收益。


李宝忠:十分渴望我们的保险资管公司能够更开放一些,除了自己做以外,更多的能够和社会上面的专业投资机构进行合作,既做GP,也做LP。谢谢!


主持人李致鸿:从李总今天的发言能够感受到前面五位嘉宾是保险资管公司的内敛风格,李总风格代表了互联网保险新兴的机构的风格。我们时间过得很快,通过一个多小时的对话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干货。往往在论坛对话要结束的过程当中其实嘉宾或者是现场观众得比较多了,但是今天依然各位在这坚守着,认真听我们今天的对话,我们很感谢在座各位观众,也感谢在座的六位嘉宾。谢谢各位!(新浪财经)


2018年第30期

投资与创新研究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