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托资讯> 电商玩金融,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之外,还有下一个吗

电商玩金融,阿里京东苏宁唯品会之外,还有下一个吗

2022-06-05 07:36:25

导语:近几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电商金融这股新生力量登台亮相,发展势头强劲。阿里、京东、唯品会等知名电商平台急欲抢滩电商金融,纷纷推出阿里小贷、淘宝花呗、京东供应链贷款“京保贝”、京东白条、唯品花等电商金融产品,花样层出不穷,可谓战火纷飞,硝烟弥漫。

虽说骑兵和床弩终究颠覆不了装甲车和狙击枪,但是,其他电商平台却也能在阿里京东的双重夹击下走出自己的一条血路,在这些电商翘楚背后,其实有很多共同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逻辑。

通往第一梯队巨人的道路

“阿里和京东在电商领域占据很大的优势大部分的用户流量都掌握在阿里和京东的手中。”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网络零售部助理分析师余思敏向独角金融表示。

的确,根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B2C购物网站交易规模的相关数据显示,阿里以56.6%的市场份额位居榜首,京东排第二,占据24.7%。

电商本就是互联网产业,阿里、京东占据电商市场81.3%的市场份额,流量优势不言而喻。

业内人士王酩表示:“蚂蚁金融服务集团(Ant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和京东金融(JD.com Finance)得以发展,一个原因是它们背后的电子商务平台流量巨大,另一个原因是牌照的布局。”

蚂蚁金融服务集团起源于淘宝。2003年,淘宝诞生了。由于银行的直接汇款无法解决交易双方之间的信任问题,“支付宝”业务应运而生,并触及了“汇款”业务。但起初支付宝是一种“第三方担保交易模式”,起到了信息中介的作用。直到2011年获得付款许可证,它才涉及支付业务。支付宝今年从阿里巴巴系统中分崩离析。

,支付宝发展空间。阿里在第三方支付业务和小额贷款业务中立足点后,前往下一个城市进入保险和担保业务。

金融牌照越拿越多,使得阿里的金融业务布局更加全面,逐渐奠定了金融巨头之位。

与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相似的是,京东金融也是诞生于京东体系,随后再分拆出京东体系。京东商城开放平台上的商家恰好对营运资金有着强大的需求,因此2013年京东就推出供应链金融产品 “京保贝”,利用自身规模和信用数据帮助供应商从银行获得资金,随后又推出第二款供应链金融产品“京小贷”。

与阿里的布局一样,京东之后又分别在2016年和2017年在重庆设立了小额贷款公司,为中小微企业等提供融资服务。2014年还上线了京东众筹和京东白条,截至目前已建立起八大金融业务版块。京东金融也于2017年从京东体系中分拆出来。

苏宁、唯品会尾随其后

蚂蚁金服和京东金融的崛起,都是凭借其背后的电商流量优势,和金融牌照的完善来扩大金融版图,其金融业务规模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这两个因素,这也是其奠定电商领域巨头地位不可或缺的因素。

以及其他电子商务企业,如VIPSHOP、SUNING等,也经常从事互联网金融、核心竞争力和京东等领域。虽然流程与京东阿里、京东存在一定的差距,,但这些“落后”的电子商务企业如何布局着共同的黄金业务?

Vipshop曾以广告语言“专门网站”开拓市场,拥有第三方支付、小额贷款公司和保险代理许可证,经营范围包括供应链融资、消费金融、财务管理、保险、支付、征信等,互联网金融业务布局日趋完善。

“目前,产品理财的用户主要来自Vipshop平台,其中80%以上是女性用户,具有信誉高、回购率高、客户单价高的特点,购买需求可以辐射整个家庭的整个生命周期,这种高质量的客户群体是产品金融差异化发展的基础,”负责产品金融的相关人士说。

公开数据显示,唯品会全年活跃用户数只有5210万,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淘宝日活跃用户为2.4546亿,京东日活为4536万,对比之下,唯品会逊色不少,但也凭借牌照和流量获得一席之地。

虽然SUNINGFinance拥有丰富的车牌资源,相互黄金业务的布局较为全面,涉及支付、消费金融、供应链融资、网上贷款、众筹等多个子领域,但在流程中无法与两家巨头竞争,从三个方面可以看出百度指数。

资料来源:百度索引

余思民说:“阿里,京东经过多年的积累,已经确立了他现在的位置,也许未来市场份额会有所下降,但”瘦死骆驼比马还大“,其他电子商务公司想要超越阿里和京东,这仍然非常困难。”

虽然流量不及阿里、京东,但是唯品金融和苏宁金融的金融牌照布局相对完善,金融业务多条线辐射的前提下,其互金业务也“别有一番风味”。

“晚来者”的茫茫互金路

纵观上述四家电商领头者,其互金业务发展的重点在于流量和金融牌照的布局,然而据公开数据显示,现有的电商市场份额几乎已被瓜分殆尽,,如何吸引流量,获取牌照,恐怕是电商市场“晚来者”绕不开的棘手问题。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