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托资讯> 央行罕见大幅度降准, 为何选择此时?

央行罕见大幅度降准, 为何选择此时?

2021-07-16 15:41:06

释放资金的新玩法?

就在昨晚,央行决定将大幅降准。

据悉,从4月25日起,央行将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释放增量资金约达4000亿元。

“本次降准幅度达到1个百分点,可见这次降准的力度还是比较大的。”社会科学院金融所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尹中立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说。

大幅降准本就罕见,央行为何选择此时降准?又透露未来哪些趋势呢?

为何选择此时降准?

选择此时降准,有三个时间节点需要注意。

从国际环境上来看,就在昨天,宣布对中兴通讯公司采取较为强烈的贸易手段,贸易摩擦恐有加剧的倾向。

“受贸易摩擦、港元贬值、俄罗斯金融动荡等因素影响,国际上的金融波动率是在上升的,”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有鑫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金融业正处于逐渐扩大对外开放的阶段,容易受到国际金融市场的扰动。

“从维护国内金融市场稳定的角度来讲,此时降准,意在通过调整货币政策,呵护国内的资金面。”

从国内环境来看,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一季度经济增速达到6.8%,保持相对稳定,但是从分项指标上来看,工业生产增速比1-2月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在对外贸易方面,3月也呈现逆差态势。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在中新社举办的国是论坛中就指出,今年全年贸易顺差会有收窄的趋势。

“经济整体上还是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全年呈前高后低趋势”王有鑫表示,为了维护经济增速的稳定,选择此时降准,可以给予国内资金面一定的支持。

此外,就在本周一,,同时还上调了一年期中期借贷便利利率。

“上调了一年期的借贷便利利率,价格指标是在缩紧,在这种情况下,根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和松紧适度,就需要一定数量的资金对其进行对冲。”王有鑫说:“央行之所以在上调价格工具后,实施降准,就是通过数量和价格的松紧搭配,从而实现货币政策的稳健中性

未来还会继续降准吗?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从过去长期保持高额存款准备金率的原因入手。

据悉,在此次降准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保持着高额的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曾经一度达到20%左右,并且持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尹中立说。

之所以长期保持高额存款准备金率,与长期较高的外汇占款密不可分。

“过去,存在大量外贸顺差,由外汇占款所创造的基础货币也较多,在那种背景下,央行需要把多余的货币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方式冻结起来,所以才形成长期保持较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情况。”尹中立说。

目前情况已经大不相同,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12月外汇占款下降达到363亿元,回顾2015年和2016年,外汇占款也出现了大幅下降。

由此,尹中立的判断是除了本次降准操作,未来还会进一步降准。“外贸目前处于平衡状态,资本出现净流出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的环境已经不存在了,所以有进一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必要。”

王有鑫也持相同观点认为,继续降准将是大趋势。“当初外汇储备激增,需要对冲的外汇占款也较多,但是目前外汇占款呈现较大幅度下降,再保持这么高的准备金率实际上并不合理。”

此外,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角度来看,也有进一步降准的必要。

“目前社融与M2增速都偏低,商业银行在负债端的成本是上升的,商业银行部分可利用资金被存放在央行,推高了社会融资成本,不利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王有鑫说。

根据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73.99万亿元,同比增长8.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6个和1.9个百分点。

从维护实体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进一步降准也是有必要的。

本次,央行通过降准替换MLF来进行相应置换,总体有利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在减轻公开市场操作压力,降低银行体系成本,促进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文 |  王一峰,作者供职于民生银行研究院,央行观察专栏作家   

今年一季度,我国广义货币M2增速为8.2%,M1增速为7.1%,信贷增速12.8%,存贷款增速缺口不断拉大。3月份社融增长1.33万亿,增量显著低于预期,这与影子银行体系供给受到打击不可分割,广义价格体系上行趋势印证了信用紧张的事实。当前,影子银行体系的收缩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银行体系负债问题持续发酵,导致流动性脆弱程度与日俱增,进而出现了制约信贷投放的迹象。央行此时降准替换用以替换MLF,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意义:

2017年,银行体系“融资难、融资贵”就已经出现并在持续强化,但彼时央行由于担心降准冲击汇率稳定以及囿于美联储加息影响资本运动的外围环境,而仅愿意通过OMO+MLF等公开市场行为进行流动性投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需要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截至2017年末,公开市场投放的余额存量OMO为1.25万亿,MLF为4.52万亿,PSL为2.69万亿,此外还有SLF0.13万亿,累积达接近10万亿,这一数字比2016年末明显增加。

但是,央行的这种看似精准的流动性投放形式却存在诸多潜在问题:一是随着OMO+MLF余额的越滚越大,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安全高度依赖向中央银行借款,中央银行也需要高超的智慧对未来流动性态势精准把握,这些都加大了流动性管理难度;二是银行体系核心负债增长匮乏的内生性问题并未解决,且不同银行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前期依赖金融市场融资较多的中小银行受冲击较大;三是向央行借款成本高于一般性存款但低于公开市场融资,一方面这会造成银行负债成本的滚动提高,另一方面又可能存在核心交易商银行向其他商业银行的套利。更加雪上加霜的是,,造成影子银行体系出现收缩,进而减少了影子银行体系的信用创造,造成信用供给不足。作为表现的是,在 “三三四十”检查开始后2017年年中货币增速落入单位数之后,M2增速便再无明显回升。

存款增长的乏力已经且正在造成巨大的冲击,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所有融资主体均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核心低成本负债的增长乏力迫使一些银行谋求成本更高的融资方式,通过变相价格竞争来做大客群、吸引客户,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的增长,导致负债成本走升进而推高资金定价,所有融资主体均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对公和零售领域新发放贷款定价显著走高,其中按揭贷款定价走高程度尤为显著,而根据融360公司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2月全国首套住房按揭贷款平均利率为5.46%,相当于基准利率的1.1倍,这一数值比去年同期的4.47%上涨了22%。而央行MPA考核指标抑制一浮到顶的存款利率定价,迫使商业银行转而推广受约束较少的其他市场化程度更高的产品,市场竞争加剧了负债成本的进一步上行。前期央行对MPA存款利率浮动幅度的放松,可以视为是对两条收益率曲线利差不断拉大的一种修正。二是表内资金价格存在一定程度的跳升风险。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部门压力巨大,部分银行司库持续性负差,存贷比、资负比不断恶化,以至于正在接近不稳定的边缘,任何小的扰动因素都可能被显著放大,造成资金市场的大幅波动和市场恐慌情绪的蔓延,导致资金市场利率脉冲上行。三是影子银行体系可能存在现金流断裂风险。,反映影子银行活动的信托贷款和委托贷款增长缓慢甚至一度出现负增长,这会造成原先主要通过影子银行体系进行融资的弱资质信用主体融资困难,诸如房地产行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融资,其很难简单的把融资方式转回表内,在这些主体上更可能出现现金流断裂的风险。在某种程度上,前期股票市场的剧烈波动也与规范通过理财的场外配资有显著关系。四是信贷投放也可能因为存款增长乏力而受到约束。在存贷比畸高、流动管管理难度加大的压力下,不少商业银行开始推动以存定贷的考核方式,这使得负债稀缺的机构变得没有资源继续支持实体经济融资,加剧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比较可悲的是,从银行体系自身运行的内在机制看,我们很难找到未来存款压力缓解,流动压力缓和的内在动力。比较有利的一面是,当前除对流动性释放的客观需要外,进一步释放流动性的外部约束也在变弱,兑预期稳定,为进一步采取激励措施深度释放流动性创造了条件。

本次,央行通过降准替换MLF来进行相应置换,我们认为总体有利于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中性适度,在减轻公开市场操作压力,降低银行体系成本,促进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具有现实意义。我们未来依然可以运用更多结构性的定向流动性优惠举措,鼓励商业银行补齐供给短板,加大对扶贫、小微、“三农”和绿色金融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甚至不排除普遍性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为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日,上述银行将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使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

,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将如何操作?

答:此次对部分金融机构降准以及置换中期借贷便利(MLF)的操作,主要涉及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这几类银行目前存款准备金率的基准档次为相对较高的17%或15%,借用MLF的机构也都在这几类银行之中。其他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处在较低水平的金融机构不在此次操作范围。具体操作分两步:第一步,从2018年4月25日起,下调上述几类银行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第二步,在降准当日,持有未到期MLF的银行,各自按照“先借先还”的顺序,用降准释放的资金偿还其所借央行的MLF,降准释放的资金略多于需要偿还的MLF。以2018年一季度末数据估算,操作当日偿还MLF约9000亿元,同时释放增量资金约4000亿元,大部分增量资金释放给了城商行和非县域农商行。

2、此次通过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的主要考虑是什么?

答:当前,我国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为了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通过适当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流动性结构,同时适当释放增量资金。具体来看:一是可以增加长期资金供应,银行资金成本将有所降低。置换MLF使商业银行付息成本有所减少,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二是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增加了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并适当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改善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上述要求将纳入宏观审慎评估(MPA)考核。

3、降准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取向发生改变?

答: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取向保持不变。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大部分用于偿还中期借贷便利,属于两种流动性调节工具的替代,而余下的小部分资金则与4月中下旬的税期形成对冲,因此,在优化流动性结构的同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总量基本没有变化,保持中性。同时,还要看到,是发展家,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仍需保持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保持流动性合理稳定,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平稳适度增长,为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