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了解信托> 【信托消息汇】2017.6.22 星期四

【信托消息汇】2017.6.22 星期四

2022-02-23 16:34:59

目录


一、银监会邓智毅:金融科技将对现有银行形成巨大挑战

二、银监会邓智毅:金融科技到了3.0阶段,

三、转型盘整 砥砺前行

四、信托牌照“回归”武汉 武汉加速整合金融资源


银监会邓智毅:金融科技将对现有银行形成巨大挑战

来源:凤凰财经 2017-06-21


凤凰财经讯2017陆家嘴论坛6月20日、21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的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一行三会”主要负责人、上海市领导、金融业高管以及众多专家学者出席,凤凰财经全程报道。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信托监督管理部主任邓智毅在会上表示,金融科技潜在风险越来越多。从机构层面来上看,一是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金融机构可能分流部分银行业务,对现有银行的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形成巨大挑战。二是增加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更多运用新技术,并进行外包,增加风险管理难度,三是有可能提高整体风险水平,金融科技企业在增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同时,有可能降低客户门槛,引入更多的高风险客户群体,“由于金融科技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检验,历史数据也并不完备,因此很可能造成金融风险的低估和错误的定价,把整个行业的风险水平提高了。”


第四,金融科技对突发事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科技和物理网点不一样,是24小时全球全天候进行服务的,受到外界攻击和暴露时间会更长,概率更大,实时监测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所以从机构层面来说,我们很可能面临着这么一些风险。”


邓智毅以交通部门举例称,“大资管就好比要把机场、火车、出租车、汽车全部整合在一起,如果顶层设计合理,就会像上海虹桥交通枢纽那样有序运转,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成为北京西站,到里面像无头苍蝇一样找不到出路”。


以下为文字实录:


邓智毅:谢谢主持人,各位大家上午好。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两个高频词,一个是金融科技,一个是大资管。我来自银监会信托部,坊间也把信托当成大资管重要参与主体,围绕今天板块的主题我就金融科技对于金融,特别是资管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仅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单位。


邓智毅: 我讲四句话。第一句话,金融科技的继续形态发展越来越高。2016年3月份,金融稳定理事会专门发布了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的报告,对于金融科技第一次在这么高层面上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这也是今天这个板块讨论的原点。业界一般认为,金融科技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金融IT阶段,二是互联网金融阶段,三是金融科技的3.0阶段。特别是在金融科技3.0阶段,应该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技术一并发力,所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发展的转化过程当中,资管行业最关心的是什么?就是智能投顾背后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以及上面提到的新的金融科技技术。


邓智毅: 严格说就是按照多因子、多策略,强化学习以及强化加深度学习这么一个技术路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一旦进入到深入强化加深度学习这个阶段,产生了重要的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机器意识,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也是对智能投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因为完备的处理数据,能够进行准确的决策以及自我升级,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邓智毅: 从技术形态上讲,通过这三个阶段,从人脑向电脑转化了,从线下向线上转化了,从低频向高频转化了。这个社会里面,交易里面看谁开“第一枪”。现在国外也有高频交易,就是穿山打洞也要缩短0.001秒来抢夺时间的速度。同时从自我到无我的境界,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升级的时候,科技的眼泪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眼泪,也代表人类的眼泪,金融科技就其技术形态来说是越来越高了,势不可当。


邓智毅: 第二句话,金融科技对于我们行业特别是资管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广。一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客户和资管机构获取的信息趋同,让获取成本大大降低。二是提高了信用违约的成本,互联网提升了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可得性,这样就提高了融资方违约的成本。三是降低了行业的壁垒,加速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使过去非传统的金融机构依靠渠道优势和场景优势,能够跨界进入到资管行业,金融和非金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四是改变了资源配置效率,过去市场资源配置存在一个错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资管机构得以更加真实、直接地获取客户群体的偏好。从而可以量身定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五是重构资管生态链,资产获取环节、财富营销环节都跟过去的方式、方法、路径发生了深度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资管行业的生态链。


邓智毅:第三句话,金融科技潜在风险越来越多。这有两个层面,第一,从机构层面来上看,一是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金融机构可能分流部分银行业务,对现有银行的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形成巨大挑战。二是增加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更多运用新技术,并进行外包,增加风险管理难度,在实际运行当中已经有部分第三方合作机构因为系统缺陷导致金融交易数据泄露,这一种案例。三是有可能提高整体风险水平,金融科技企业在增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同时,有可能降低客户门槛,引入更多的高风险客户群体,由于金融科技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检验,历史数据也并不完备,因此很可能造成金融风险的低估和错误的定价,把整个行业的风险水平提高了。四是对突发事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科技和物理网点不一样,是24小时全球全天候进行服务的,受到外界攻击和暴露时间会更长,概率更大,实时监测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所以从机构层面来说,我们很可能面临着这么一些风险。


邓智毅:第二,从系统方面来说,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一是增加了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金融科技加深了金融业、科技企业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之间的融合,增加了整个行业复杂性,特别是部分科技企业在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局限性,有可能导致风险在这三者以及整个体系之间进行传导,系统越来越复杂,风险就越来越复杂。二是很可能强化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增强风险波动和顺周期性。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的同时,风险传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更加趋同,从而放大金融市场波动。以资管行业智能投顾为例,金融机构运用智能化系统为客户提供程序标准化资产管理建议的同时,如果采用相似的风险指标和交易策略,那么很可能在市场上导致更多的统买统卖,重涨重跌,这种现象同频共振,这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有取有舍,有得有失,相生相伴,这些风险伴随新的生态出现。,我至少觉得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邓智毅:第四句话,。,,识别潜在风险,。昨天德勤发了一个报告,从2008年到现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增长了492%,累积起来将近超过3000亿美金。以欧美为主体的大型银行交的罚款增加了45倍,,。所以现在不仅出现了金融科技,,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银监会从几年之前搞EAST系统,非常有效,。


邓智毅:二是增加了风险监测和管控的难度,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也有人说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人说是司机和警察的关系,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一套透明的游戏规则,在这个规则之下大家进行博弈。但是在金融科技发展到高度形态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话叫代码即规则,代码即法律。我们现在可以把一些智能合约内置到机器里面,一旦触发条件就进行自我纠错。


邓智毅: 过去是警察在路上进行纠错,,现在发展到后面是探头,这当然是一个进步,等发展到无人汽车的时候,警察已经没有作用了。从一开始程序设计上面,你就把规则设入进去,也可能引发一个缺陷,一旦代码发生错误,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前面讲到很重要的标志是出现了机器意识,这个非常重要。我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今后把一些合规文化、合规意识、合规基因内置到机器里面,是不是可以自我循环和提高,到了那一天我们当然会高枕无忧,,谢谢大家

 

银监会邓智毅:金融科技到了3.0阶段,

来源:华夏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 2017-06-22


今天,主题为“全球视野下的金融改革与稳健发展”的2017陆家嘴论坛在上海继续召开。


本届论坛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银监会信托监理部主任邓智毅在会上表示,金融科技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就其技术形态来说越来越高、势不可当。金融科技的影响越来越广,。


以下为邓智毅演讲全文:


谢谢主持人,各位大家上午好。


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有两个高频词,一个是金融科技,一个是大资管。我来自银监会信托部,坊间也把信托当成大资管重要参与主体,围绕今天板块的主题我就金融科技对于金融,特别是资管行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仅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单位。


一、金融科技的技术形态发展越来越高


2016年3月份,金融稳定理事会专门发布了金融科技的描述与分析框架的报告,对于金融科技第一次在这么高层面上做了一个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这也是今天这个板块讨论的原点。


业界一般认为,金融科技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金融IT阶段,二是互联网金融阶段,三是金融科技的3.0阶段。特别是在金融科技3.0阶段,应该说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这些技术一并发力,所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国家现在正处在第二个阶段向第三个阶段发展的转化过程当中,资管行业最关心的是什么?就是智能投顾背后的技术,就是人工智能以及上面提到的新的金融科技技术。


严格说就是按照多因子、多策略,强化学习以及强化加深度学习这么一个技术路径,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一旦进入到深入强化加深度学习这个阶段,产生了重要的标志性的东西就是机器意识,这是需要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也是对智能投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因为完备的处理数据,能够进行准确的决策以及自我升级,对我们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从技术形态上讲,通过这三个阶段,从人脑向电脑转化了,从线下向线上转化了,从低频向高频转化了。这个社会里面,交易里面看谁开“第一枪”。现在国外也有高频交易,就是穿山打洞也要缩短0.001秒来抢夺时间的速度。同时从自我到无我的境界,可以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升级的时候,科技的眼泪不仅仅是他个人的眼泪,也代表人类的眼泪,金融科技就其技术形态来说是越来越高了,势不可当。


二、金融科技对于金融行业特别是资管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广


一是降低了信息不对称,客户和资管机构获取的信息趋同,让获取成本大大降低。


二是提高了信用违约的成本,互联网提升了信用信息的透明度和可得性,这样就提高了融资方违约的成本。


三是降低了行业的壁垒,加速了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的深度融合,使过去非传统的金融机构依靠渠道优势和场景优势,能够跨界进入到资管行业,金融和非金融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了。


四是改变了资源配置效率,过去市场资源配置存在一个错配,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资管机构得以更加真实、直接地获取客户群体的偏好。从而可以量身定做,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这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五是重构资管生态链,资产获取环节、财富营销环节都跟过去的方式、方法、路径发生了深度变化,彻底改变了传统资管行业的生态链。


三、金融科技潜在风险越来越多


第一,从机构层面来上看:


一是影响传统金融机构的盈利能力,金融机构可能分流部分银行业务,对现有银行的盈利模式、盈利能力形成巨大挑战。


二是增加信息科技的操作风险,金融机构更多运用新技术,并进行外包,增加风险管理难度,在实际运行当中已经有部分第三方合作机构因为系统缺陷导致金融交易数据泄露,这一种案例。


三是有可能提高整体风险水平,金融科技企业在增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的同时,有可能降低客户门槛,引入更多的高风险客户群体,由于金融科技还没有经过一个完整周期的检验,历史数据也并不完备,因此很可能造成金融风险的低估和错误的定价,把整个行业的风险水平提高了。


四是对突发事件管理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金融科技和物理网点不一样,是24小时全球全天候进行服务的,受到外界攻击和暴露时间会更长,概率更大,实时监测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置也对我们提出了要求。所以从机构层面来说,我们很可能面临着这么一些风险。


第二,从系统方面来说,也存在一系列的风险:


一是增加了机构之间的关联性和金融体系的复杂性,金融科技加深了金融业、科技企业和市场基础设施运营企业之间的融合,增加了整个行业复杂性,特别是部分科技企业在信息技术管理方面的局限性,有可能导致风险在这三者以及整个体系之间进行传导,系统越来越复杂,风险就越来越复杂。


二是很可能强化羊群效应和市场共振,增强风险波动和顺周期性。在金融服务效率提升的同时,风险传导的速度也越来越快,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更加趋同,从而放大金融市场波动。以资管行业智能投顾为例,金融机构运用智能化系统为客户提供程序标准化资产管理建议的同时,如果采用相似的风险指标和交易策略,那么很可能在市场上导致更多的统买统卖,重涨重跌,这种现象同频共振,这也是一个系统性的风险。有取有舍,有得有失,相生相伴,这些风险伴随新的生态出现。,我至少觉得面临以下几个挑战。


四、


。,识别潜在风险,。昨天德勤发了一个报告,从2008年到现在,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增长了492%,累积起来将近超过3000亿美金。以欧美为主体的大型银行交的罚款增加了45倍,,。所以现在不仅出现了金融科技,,从一个侧面也说明了这个问题,。银监会从几年之前搞EAST系统,非常有效,。


二是增加了风险监测和管控的难度。这个我就不多说了。,,,,也有人说是猫和老鼠的关系,也有人说是司机和警察的关系,不管怎么说,已经有一套透明的游戏规则,在这个规则之下大家进行博弈。但是在金融科技发展到高度形态的时候,我们有一句话叫代码即规则,代码即法律。我们现在可以把一些智能合约内置到机器里面,一旦触发条件就进行自我纠错。


过去是警察在路上进行纠错,,现在发展到后面是探头,这当然是一个进步,等发展到无人汽车的时候,警察已经没有作用了。从一开始程序设计上面,你就把规则设入进去,也可能引发一个缺陷,一旦代码发生错误,很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前面讲到很重要的标志是出现了机器意识,这个非常重要。我可以大胆设想一下,如果今后把一些合规文化、合规意识、合规基因内置到机器里面,是不是可以自我循环和提高,到了那一天我们当然会高枕无忧,,谢谢大家。

 

转型盘整 砥砺前行

来源:金融时报 胡萍 2017-06-22


2017年一季度信托业行业述评


从2017年一季度信托行业的主要经营数据来看,在宏观、行业与政策等因素交织联动、共同作用的复杂背景下,信托公司依然砥砺前行:信托资产规模逼近22万亿元,实现30%以上的增速;业务结构日趋合理和优化;信托业务收入占比也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成为经营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信托主业收入进一步增长


2017年一季度,信托全行业实现经营收入216.80亿元,同比增长0.84%;全行业实现利润总额155.3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1.11%。但是,从环比指标看,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环比降幅较大,降幅分别为43.75%和38.63%。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所长翟立宏分析认为,这其中有一部分源于季节效应。另外,从历年各季度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变化看,同二季度和四季度相比,一季度和三季度信托行业的经营收入和利润总额通常都较低,导致季度环比指标易出现一定程度的波动。


在经营收入的构成中,信托业务收入占比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是经营收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7年一季度末,信托业务收入为160.21亿元,占比为73.90%,同比增长2.44%;投资收益为37.43亿元,占比为17.26%,同比增长5.00%;利息收入为12.29亿元,占比仅为5.67%,同比下降19.78%。在信托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信托业务收入持续提升反映出信托公司在主动调整业务结构、持续回归信托本源。


从受托管理成效看,2017年3月单月清算信托项目1318个,年化综合实际收益率为5.01%,较上季度末回落约2.59个百分点。翟立宏认为,伴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持续深入,传统经济动能有所减弱,新经济动能还需培育,此时低风险、高回报的优质投资项目相对稀缺,同时可能实现高收益的证券投资信托也不理想,进而导致信托产品收益率下滑幅度明显,年化综合报酬率相应大幅下降。


功能投向持续优化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融资类信托规模从2016年一季度的4.12万亿元上升至4.41万亿元,占比为20.07%,同比增长7.04%;投资类信托规模从5.51万亿元增至6.08万亿元,占比为27.67%,同比增长10.34%;事务管理类信托规模从6.95万亿元增至11.48万亿元,占比为52.26%,同比增长65.18%。


可以看出,在融资类、投资类、事务管理三类信托中,融资类信托占比最低,增速最慢;投资类信托占比和增速均高于融资类;事务管理类信托不仅占比最高且增速最快。融资类信托业务的发展与企业的贷款需求程度相关,信托公司融资客户多为中小企业,其需求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导致融资类信托业务的不稳定性。伴随着金融市场改革的持续推进和信托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探索,未来投资类信托的占比和增速预计会进一步提升。


从信托资金的投向来看,2017年一季度五大投向占比情况如下。工商企业占比25.28%,金融机构占比19.99%,基础产业占比15.91%,证券投资占比15.39%,房地产行业占比8.43%。与2016年四季度相比,变化在于基础产业超过证券投资跃居第三位,。翟立宏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通过积极探索PPP模式和产业基金模式,信托在支持基础产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依然大有可为。,可以预计流向房地产的信托资金增速将趋于平稳。


行业转型依旧道远且坚


当前宏观经整体运行依然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金融风险持续暴露的压力依然存在。和其他金融行业一样,信托公司既需要在行业整体层面上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构建风险防控的多重屏障,又需要在公司个体层面上不断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抵御风险的实力。


翟立宏表示,当前,,、发挥信托业协会行业自律作用、运营信托业保障基金、建设信托产品登记和交易流转机制等,。从制度保障来看,为促进信托业稳健发展发挥了安全网作用;从量化指标来看,信托公司的信托赔偿准备绝对值逐年增加,防控金融风险的意识和效果不断提升。但是,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业务层面,整个信托行业依然任重道远。


据测算,从投资者角度看,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自2007年开始一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13年至2016年复合增速为22.2%。截至2016年年末,中国高净值家庭数量为237万户,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为13%,至2020年达388万户。从财富角度看,2016年中国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总规模为58.88万亿元,2013年至2016年复合增速为26.3%,预计未来4年复合增速为14.7%,至2020年达102万亿元。此外,财富管理领域还有庞大的机构客户市场有待培育和开发。


“信托公司要想在这个市场领域有所收获和发展壮大,必须在提高主动管理能力上下大力气,同时在扩大增值服务上精耕细作。”翟立宏说。

 

信托牌照“回归”武汉 武汉加速整合金融资源

来源:21财经搜索 2017-06-21


核心提示:曾经“外走”的国通信托回归武汉的背后,是武汉加速整合金融资源的战略新布局。


一场股权交易的落锤,让武汉金融资源整合速度明显加快。


6月21日,21世纪经济报道从更名的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通信托”)获悉,方亚信托已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而其母公司武汉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武汉金控”)正在加紧推进保险、证券、期货等金融业的筹建和并购。金融控股集团总经理、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谌赞雄表示,到十三五末,武汉金控的目标是打造成业态齐全、风控严密、产融结合的金融全牌照地方金融航母。而由方正信托更名为国通信托的信托资产,也正是武汉金控这一战略规划的落地。


据悉,武汉金控旗下有17家全资控股的金融类金融机构,60多家控股公司,涉及到银行、租赁、互联网金融、小贷典当等一系的类金融业态,而在未来武汉金控集团的金融版图上,国通信托也将占有重要位置,助力武汉金控。


谌赞雄介绍,国通信托自成立以来,已先后为武汉地铁、武汉化工新区、,总额达440.49亿元。截至2016年,公司累计管理信托资产规模5674亿元。


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广晶也表示,方正东亚信托的股权结调整和更名,是湖北省整合金融资源,加快地方金融发展的又一成功实践,标志着湖北省地方金融改革打造武汉金融中心迈出了重要一步。


武汉金融业增速明显


国通信托在武汉挂牌,而武汉的金融土壤相对“肥沃”。


截至今年5月,武汉金融机构的各项贷款达到22000亿元,同比增长16%,新增贷款占湖北省超过60%,贷款余额增速在全国19个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一。武汉金融工作局局长方洁表示,存款余额结构中,用户贷款增长速度保持了全国19个副省级城市的第二位。


而金融业也已成为武汉市新的千亿支柱产业。同时,金融业在全市GDP占比超过8.2%,在第三产业中占比超过15%,且是第三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今年以来,武汉金融业还持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


武汉的金融体系也日益完善,方洁透露,截至目前,武汉市拥有70家上市公司,资产证券化率达到60%,数量直接融资总额指标在中部城市第一,新三版挂牌企业达到256家,位居全国城市第7位。武汉持牌金融数量达到243家,法人机构数量达到32家。同时,还有各种类金融业,如小贷、担保、融资租赁、股权投资等金融机构超过500家,武汉金融机构数、法人金融机构数位居中部第一,武汉成为全国第六个拥有所有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具有全国分行的城市。“这些年来,武汉每年都有改革创新的战略纳入国家总体战略。”


短板依然存在


尽管如此,武汉的短板和不足依然存在,方洁表示,武汉金融业增加值增量占比比杭州、南京低。此外,武汉的融资结构不尽合理,按照去年数字,金融业直接融资占比达到35%左右,对比广州同期数据的65.7%,有较大差距。


在方洁看来,武汉各类金融机构规模还有较大增长空间,新型金融业态发展不充分,“而这些与武汉市法人机构较少,规模较小有关系。也与武汉市金控集团刚刚起步有关。”


国通信托挂牌是武汉市加快打造金融全牌照,构建金融全业态,实现业务全覆盖的重要一步。


但国通信托所处的信托业也是机遇和挑战并存,“行业在未来有可能重新洗牌,也有可能弯道超越。”方洁指出,2016年,22家信托公司完成增资,注册资本增加总额达到470亿元,15家公司注册资本超过30亿元,到去年底,中国信托业管理信托资产规模已超过了20万亿,超百亿的信托公司在全国有4家,在市场较弱周期环境下,信托行业实现了营收和利润稳步增长。去年4季度,信托业营收重新进入了上升通道,同时去年利润增长幅度也达到2.8%。


但今年以来,,“近来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政策口径的变化。”方洁说,信托发展环境直接影响银信的通道业务大幅度收缩,尤其是银行系信托通道业务的规模会面临着相当程度地下跌。此外,资金池业务的空间也将进一步萎缩。同时,房地产信托的扩张速度也会受到影响。、,,将如何实现业务的突围和发展。


针对这些问题,方洁建议,要让信托业务回归本源,即服务实体经济。此外,要继续优化银信合作模式,并加大政信业务。同时要继续创新新型的信托产品,“这些年信托资产增长较快的领域,比如债券投资、产业基金、并购信托领域,但实际上宁没有形成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方洁指出,基本上随着市场热点进行的一些业务轮动。但信托的聚焦点、增长点到底在哪里一直不是非常清晰。未来传统的债权信托领域会逐步缩减,股权信托的领域将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我们需要加大对家族信托、慈善信托、员工持股信托计划的业务,找到盈利模式清晰,可复制性强的方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