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了解信托> 银行资管如何参与消费金融盛宴

银行资管如何参与消费金融盛宴

2020-11-21 06:18:02


【新朋友】点击标题下方蓝色“用益研究”一键关注


【老朋友】点击右上角分享本页内容到朋友圈



消费金融并不是一个多么新的话题,银行的传统产品信用卡就是典型的消费金融产品,这个话题甚至已经有点被过度谈论了。前两天朋友圈大家都在转的一篇文章叫做《人人都爱现金贷:资本大鳄、流量巨头、炒房团、高利贷纷纷涌入,上万平台陷争食混战》,详细描述了这一市场的火爆。


但消费金融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在我们看来,消费金融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


一个变化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带来信用下沉和普惠金融的可能性。


传统征信体系覆盖率较低,2016年底央行征信数据库仅覆盖约8.8亿人群,其中仅3.8亿居民具有信贷记录,剩下 5亿居民仅有社保、公积金等数据。另外仍有5亿居民没有央行信用记录。基于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的反欺诈和大数据风控等技术日益成熟,使得信用下沉和批量放贷成为可能——比如捷信的某合作方就通过建立电商/社交/理财等多维度数据的大数据库来提供这部分人群的征信和画像,更精准地评估信用风险,以及建立反欺诈平台,通过跨行业联防联控,有效降低欺诈风险;


另一个变化是消费升级和金融渗透率提升带来需求提升,使得消费金融的发展有了必要性。


根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发布的《中国消费金融创新报告》显示,当前我国消费金融市场规模已达约6万亿元,预计未来3年平均增速为20%,2020年消费信贷规模有望超过12万亿元。与此同时,美国2016年剔除按揭贷款的居民消费信贷余额后消费信贷渗透率达到68%,而我国目前仅为23%,潜力巨大。



第三个变化是客户群体越来越大,消费场景越来越丰富,消费服务越来越细分。


招行目前的信用卡客户4100万;蚂蚁花呗2015年上线后20天用户数就突破了1000万,发展到2016年用户数就突破了1亿;


我们能够想到的与消费有关的各种场景,包括购物、租房、医美、教育、旅行、租车目前都有涉足消费金融业务,你甚至已经很难去找到一个有消费发生,但消费金融尚未涉足的场景。


客户群体大了,场景丰富了,突破重围的一个手段就是不断地细分。于是,我们看到了针对白领的,针对蓝领的,针对五颜六色各种“领”的,上至几百万,下至几十块,真是可以用“密不透风”来形容。


但是,对于我们银行来讲,我们不管金额多小、场景多丰富,也不论是消费金融还是科技金融或互联网金融的提法,其本质都是金融行为,其核心和重点还是风控,其次才是获客和资金。


消费金融目前的参与方包括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电商平台、互联网企业、P2P网贷等机构,其中银行的最大优势在于资金,其他机构的最大优势在于获客。在风控方面,银行和其他机构各有所长。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行业,风险管理是银行经营永恒的主题,也是银行的看家本领之一;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企业等主体在风控方面的优势在于拥有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助力。所以,这就引入了第二个问题:银行如何介入到消费金融市场?


银行要更多的参与消费金融,既要发挥自身多年积累的风控基础,同时借助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完善自己的风控模型,并不断迭代、更新。新形势下大数据是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尤其是在消费金融领域,但这不是说银行的风控就不行了,在多年的金融监管下,银行在风控经验、风控流程设计、完善的组织和制度风控方面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体系,那么,大数据对于银行风控的帮助体现在哪里呢?


一、大数据之银行风控在于提高速度,也就是效率,提高质量,也就是准确度。


速度体现在审批效率上,运用大数据和计算机算法,能做到申请、审批、放款在几分钟之内的时间完成,这极大提升了客户的使用感受,也是区别于传统银行金融产品的最大竞争优势。准确度既体现在覆盖面、风险定价也体现在风险识别上,是从长期稳健发展上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同时,大数据让审批额度更加智能化,实现快速审批、精准审批的竞争优势。


二、银行对大数据和科技金融的应用可贯穿贷前、贷中和贷后。


大数据在贷前的运用体现在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批量筛选、精准推送、快速获客,实现更广的覆盖和更快的响应,降低银行的营销成本。


在贷中环节的运用也就是最重要的审查环节,通过电商/社交/理财等多维度数据可以实现对客户的更精准画像,更全面的识别客户的风险,同时也可以覆盖没有金融业务数据的大部分人群,实现对这部分人的金融服务,也是普惠金融的关键。


科技金融在贷后的运用,目前已经有一些银行在尝试,例如一些标准化的贷后回访可以通过AI来提供,已投资的资产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和模型算法来进行动态跟踪管理。


面对消费金融这一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意识到移动互联网的崛起,使得消费金融摆脱了固定场所的限制,这正是我们作为一家区域性农商行的痛点所在。通过对自身的优、劣势进行深入思考,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优势之一在于我们的决策链条“短、平、快”,优势之二在于我们拥有相对较为充裕的资金,优势之三在于我们可能比这个市场上的大多数人稍早一步地看到了这个市场的潜力。


而同时,我们的劣势在于风控模型相对局限,这决定了我们需要和市场上的在大数据获客、风控方面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经验的机构进行合作,比如捷信,比如我们共同的合作伙伴百融金服,等等。


我行在消费金融方面的探索,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对捷信这样深耕消费金融的优质机构进行同业授信、提供同业借款的方式,作为最传统和最直接的资金提供方,间接参与到消费金融中去。


第二阶段:我们开始接触并尝试投资以蚂蚁花呗、借呗、京东白条、小米小贷、唯品花等为代表的以消费贷作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这一类资产证券化产品较为成熟,产品结构设计较为合理,产品风控措施较为完善,符合银行对于该类资产的风险—收益偏好。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银行认可、喜爱、追捧这一类资产,产品的发行价格是一路直下,并由此激发了我们进入第三阶段。


第三阶段:我们开始研究探索消费金融资产的Pre-ABS,我们自己来进行资产的孵化,再进行资产的证券化。这里与大家分享几个案例,还都在研究摸索阶段。


一、信用卡代偿业务。信用卡代偿业务以商业银行传统信用卡业务为基础,属于具有场景和指定用途的现金贷类型,风控逻辑与银行信用卡类似,客群为经银行准入的信用卡客户,且需同时满足我行核心风控准入要求和与我行合作的科技公司大数据审批,总体业务风险可控,市场空间巨大。


二、现金贷业务。考虑到现金贷业务具有小额分散性,通过助贷模式与专注现金贷业务的贷款服务机构合作,可以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实现较高的综合回报。在贷款服务机构的选择上,我们尽量与存量资产规模较大、资产风险表现较好和股东背景较强的公司合作。例如某公司背靠股东的线上流量和资金支持,放款规模快速增长,同时资产风险表现好,盈利能力很强。


三、Pre-ABS基金。通过设立Pre-ABS基金,前期向通过我行风控准入和合作公司大数据审批的个人发放现金贷款、或者房抵、车抵贷款以形成资产,在资产形成一段时间,运行良好且风险数据表现稳定后,由合作券商负责进行资产证券化并进行市场化销售。


四、普惠金融基金。为了深入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提高投资效率,与业内首屈一指的大数据风控服务商、信用评价与增信机构、消费金融券商先驱合作打造普惠金融投资基金,投资优质普惠资产标的。


作者:刘津

来源:资管云



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除非无法确认,《用益研究》均在文章末尾备注了来源和作者,如转载涉及版权、标注有错漏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众号在线客服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或与您共商解决,非常感谢!


征稿启事:为了更充分发挥和利用好用益研究这个平台,促进业内外同行的交流和学习,更好地为用户提供专业权威的信息服务,我们特长期面向社会诚征信托及相关领域的各类原创文章和报告,欢迎业内外的机构或个人来稿。

来稿请投:yanglee46@hotmail.com


用益研究

用益研究是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的微信平台,作为一家国内外知名的金融资管行业平台,我们始终站在行业发展的前端,准确把握市场的动向和脉搏,为客户提供及时全面的市场信息和专业、独立、客观的分析评论,搭建最专业、最前沿的同业交流平台。

我们的专业源于您得关注和需求!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