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信托资讯> 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现“混战”未来或步入BAT三巨头时代

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现“混战”未来或步入BAT三巨头时代

2021-12-20 06:24:48


不知不觉,2016年已经过半。Fintech兴起、百度金融发力、苹果Apple Pay入华、蚂蚁金服完成新一轮破纪录融资等大事件在狂赚公众眼球之后,也在推动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开放性金融体系的不断完善、,互联网金融的未来格局或将发生巨大改变。在此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金融的十大事件,以史为鉴,方能预知更好的未来。



互联网金融十大事件


1Fintech兴起,数据成为新财富


2016年,Fintech成为风靡太平洋两岸的“新宠”,沃顿商学院对FinTech公司给出的临时定义是:用技术改进金融体系效率的行业。百度CEO李彦宏也在前几天的百度联盟峰会上表示,人工智能可能对传统行业带来巨大改变,并专门以金融行业为例,指出人工智能技术对其的高效重构。百度,阿里,京东这种企业手中的大数据对于传统的银行来说是梦寐以求的信用数据财富。而依托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出来的智能金融也成为业内的关注焦点。



传统上,金融行业的信用管理与风险控制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成本相对较高。而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可以轻松处理用户的各种大数据,作出合理的分析与判断,给用户合理的授信额度,也能对用户的异常及时作出反应。如百度金融提交的教育信贷服务,就可以根据学员线上提供的资料进行在线审批、授信,贷款速度甚至可以达到秒级批复。Fintech将从根本上改变金融业。


2百度发力互联网金融   金融服务“改革派”登场 


去年年底百度成立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后,整合了原有的百度钱包团队等金融服务团队,迅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展开布局。


2016年开年和春节期间,百度钱包就抢在腾讯与阿里之前挑起红包大战,借助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等产品形成生态联动,而一季度的财报显示,百度钱包在2016年3月末激活账户数达到6500万,同比增长152%;在消费信贷领域,百度从教育市场入手,目前已与数百家教育培训机构达成了合作,为数万学子提供教育信贷支持,成为职业教育分期信贷服务市场的领跑者,而在旅游、家装等领域的开拓正在扎实而快速地展开;同时,百度理财产品日益丰富,百信银行、百安保险通过与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未来也必然是新金融领域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2016年6月, 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连续迎来三次人事调整,首先是国内“大资管”时代领军代表人物、原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加盟,主管理财和资管业务;紧接着,国内顶尖的消费金融产品设计及运营专家、原陆金所执委、原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黄爽入职,主管百度金融消费信贷业务;最后,是百度副总裁、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总经理朱光晋升为百度公司高级副总裁。加上风险管理及数据分析国际专家、原美国运通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劲,百度首位Fellow、首席产品架构师孙云丰,以及大数据专家、美国Buzzlabs公司创始人、百度公司网页搜索部执行总监沈抖,百度金融高管团队的“豪华”人才版图由此毕现,被业界誉为“国内互联网金融最强战队”之一。


    在百度Q1财报电话会议上,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首次谈及百度金融的发展定位:“百度将在金融服务领域扮演‘改革派’的角色。”如今,随着超强团队的集结,日渐成熟的业务架构,这个“改革派”已经强势登场。


3苹果Apple Pay入华 移动支付巨头尚未稳定


2016年2月18日凌晨五点,ApplePay在中国正式上线,包括五大行,浦发、招行等10家股份银行,以及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家城商行,成为与苹果合作的首批银行。入华第一天,Apple Pay就绑卡3000万,完美开局。而三星也随之跟进,今年,三星宣布与中国银联达成Samsung Pay合作,让以NFC技术为支撑的近场支付打破了以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的扫码支付,移动支付之间的战火越来越激烈。5月14日,苹果又以10亿美金领投滴滴,不少业内人士认为,苹果此举意在通过打通出行O2O领域让Apple Pay成功下沉,扩大Apple Pay在中国的市场占比。


不过,在最初的热闹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Apple Pay大面积冲击中国支付市场,毕竟Apple Pay只有部分苹果设备可用,限制了消费数量,商家热情不高。在互联网支付行业,中国的发达程度远高于国外市场。在国外市场Apple Pay替代信用卡支付是革命性的进步。而在中国市场,支付宝,微信支付,百度钱包支付已经相当普及。扫码支付并不需要更新设备,互联网企业还提供各种优惠与补贴。相比之下,Apple Pay一是来的太晚,二是需要设备更新到NFC支持,三是只限于苹果设备,相比竞争对手毫无优势。在短暂的热闹后归于沉寂也就理所应当了。


4P2P跑路潮起,


2015年e租宝500亿的案子震惊全国,而到了2016年,P2P的跑路潮愈演愈烈。据统计,截止到3月,在有案可查的2600家P2P中,已跑路的P2P平台达705家,提现困难、停业的,问题平台达1407家。大量旁氏骗局以P2P的模式被搬到了互联网上,造就了一批骗子的暴富,也让更多的人血本无归。


。理财、P2P,众筹,保险,信托,消费信贷都成为重点整治对象。2016年上半年,,。有消息称北京已经把P2P分为三类,开展专项整治。严管之下,诸多网贷平台将面临生死存亡的问题,全行业风声鹤唳、纷纷与出事平台瞥清关系。


,骗局会被淘汰,不规范的企业会被规范,而一些具有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能力的平台在加快探索自身的市场定位,寻求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寻找生存的空间。P2P将迎来新的时代。


5蚂蚁金服完成新一轮破纪录融资,互联网金融前景广阔


2016年5月,蚂蚁金服对外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融资额为45亿美元,这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为止最大的单笔私募融资。业界预计,其整体估值已达到600亿美元。中投海外和建信信托(中国建设银行下属子公司)领衔的投资团,包括中国人寿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中邮集团(邮储银行母公司)、国开金融以及春华资本等A轮战略投资者也都进行了投资。


蚂蚁金服目前600亿美元估值目前已经接近于交通银行的市值。但是2014年蚂蚁的净利润只有26亿,而交通银行的总资产达7.1万亿,去年净利润665亿。也就是说蚂蚁金服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它的市盈率远远高于传统的银行业。蚂蚁金服的高估值,体现了投资者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前景和成长性看好。


互联网金融行业虽然也是金融行业,但是其在资本市场的估值是按照互联网行业的标准进行。蚂蚁金服B轮的高估值为其他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融资提供了依据。市场认为,如果百度、腾讯的金融业务如果独立出来,也会有很高的估值预期。


6互联网金融进入楼市,众筹首付引发一线城市房价暴涨


2016年上半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进入了又一轮暴涨潮。上海、深圳的房价都在从短期内飞到了天上。而在这次房价上涨的背后,互联网金融成为推手。P2P贷款以首付贷的型式进入房地产市场,提升了杠杆比率,推动房价上涨。深圳则出现了众筹首付,同样提升了杠杆比率。


在中国的房贷市场,银行为了控制风险,通常会规定一个首付款比例,最低不得低于20%。一些推出零首付业务的城市被很快叫停。银行控制杠杆率是为了控制风险,如果房价下跌,只要跌幅低于首付款比例,借款人放弃还款就是不理性的行为,这很大程度的保证了银行的风险控制。


而P2P的首付贷款和众筹首付,让购房者事实上获得了零首付的机会,购房者只要准备一段时间的还款额,就敢于做抵押贷款,赌房价继续上涨。一旦房价下跌,购房者就可以选择放弃抵押物,跑路、逃避责任,让银行去处置价格虚高的房产。这会让银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甚至引发金融危机。事实上的零首付,还让很多没有能力购房的人参与到房屋争夺之中,推动了一线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所以,。


7传统金融业高管投奔互联网企业,爆发离职潮


2016年,不少传统银行高管入职互联网金融企业:最近传言,原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即将以百度副总裁身份入职百度金融;原建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黄浩出任蚂蚁金服副总裁;兴业银行前行长李仁杰离职后出任陆金所联合董事长;原渣打中国总行副行长罗龙翔、原平安普惠副首席风险官冯瑞彬,以及原汇丰银行中国区首席法律顾问周莉莉,于新年首周齐齐入职点融网;JP摩根纽约总部风控执行董事谷颖5月加盟玖富任首席数据科学家……不完全统计,这半年就有30位银行高管跳槽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传统金融行业人才正在快速流动到互联网金融。


在我国当前的银行体制下,国有银行高管都是有行政级别的,还有不少是行政任命的。因此,传统的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生涯变动路径一般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银行”,以变动求的更高级别的职位,相应获得更高的待遇。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银行业的效益开始被冲击,各个级别的收入都有所下降。而从今年来开始执行的央企“限薪令”则成了跳槽的动力。可怜的限薪与互联网平台的高薪难以比较。对于高管来说,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提供股权与期权, 这种强烈对比自然引发离职潮。


8小米控股捷付睿通,支付牌照成为争夺焦点


2016年2月,有人发现第三方支付企业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的法人由武军变更为小米CEO雷军,变更时间为2016年01月27日,捷付睿通公司也变成由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5%。至此,小米通过收购曲线获得了第三方支付牌照。而独立的美团却因为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却开办了相关的业务,成为被举报的对象,一时焦头烂额。


支付是金融业务的基础,在人类历史上是先有支付,进而产生货币沉淀,才催生出现代银行业,又从银行业发展出来各种现代金融机构。支付牌照可以衍生出很多金融类业务,同时也带来更多的风险。大量资金通过第三方支付可以绕开银行体系、进行体外循环,这对整个经济都有冲击。


为此,政府收紧支付牌照是必然的趋势,后来者要申请会越来越困难。小米支付2013年就成立了,雷军与小米又有相当的知名度,这种企业只能靠收购第三方来获取牌照,这意味着获取新的支付牌照会非常困难。未来一段时间,支付牌照争夺会非常激烈,有牌照的企业会成为高价收购的对象。


9中概股回归A股受阻,互联网金融企业回归主业


2016年3月,媒体爆出十三五《纲要草案》将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的内容。。其中,第9条明确写明:根据证监会意见,删除第27页“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这意味着传说已久的战略新兴板将无限期延迟,原本这个板是要留给从美股市场回归的中概股,360更是传说要成为战略新兴板第一股,如今政策变动让大量拆VIE回归的中概股措手不及。屋漏偏逢连夜雨,5月份,又有消息称证监会要暂缓中概股回国内上市,原先借壳的途径也被堵死。这就意味着“先去美国上市,然后回归A股”的资本增值通道被堵死。


在前期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很多企业并不注重效益,而是先做规模,求的在环境宽松的美国IPO,然后回归A股重演暴风科技的股价神话。为此,一些企业不惜亏损经营,以投资弥补业务。如今先是战略新兴版取消,进而是借壳上市被控制。在传统的IPO排队渠道,也有一些利润不佳的企业被劝退。 以前很多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算盘是主业不赚钱,投资为了IPO,靠A股二级市场离谱市盈率获利,如今中概股回归A股受阻,因为这后续投资看不到未来。很多赌资本市场的小企业将面临生死考验。而原本不注重效益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将不得不回归主业。


10《叶问3》票房造假引发互联网众筹信任危机


2016年3月,电影业传来《叶问3》票房造假的消息。而有意思的时候,《叶问3》背后居然是一个金融产品,投资方快鹿集团从一开始就预期票房为保证,发行了多支与之相关的基金,还通过苏宁金融众筹平台做了众筹。快鹿集团围绕《叶问3》的金融产品做了各种衍生交易,把P2P、众筹、股市、基金、理财产品联系到了一起。而一损俱损,票房造假引发连锁效应,快鹿集团随即陷入兑付危机。


在围绕《叶问3》发行的金融产品中,涉及苏宁众筹的只有4050万,金额并不是最大的。但是,这个事件引发了公众对众筹平台的质疑,《叶问3》的所谓众筹实际上是年化收益率8%的金融产品,这种众筹所蕴含的风险谁来承担?《叶问3》最后以苏宁起诉冻结快鹿集团财产得以兑付。而更多的所谓股权众筹风险更大,只要没有下一轮的接盘侠或者IPO,就会血本无归。


未来的互联网金融


中概股回归的控制与IPO的收紧,意味着资本运作道路的狭窄,未来不盈利、卖故事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将难以生存,再加上互联网金融行业各种牌照发放的收紧。未来互联网金融会趋于集中化,成为巨头的游戏。


目前,百度、阿里、腾讯、苹果、京东、小米等企业都在发力互联网金融。在巨头中,苹果和小米这类手机厂商只是把支付金融作为生态系统补充,没有提升到战略高度。而百度与阿里都把互联网金融视为未来的第二个主业。阿里手中有电商基础,有大数据和云计算,蚂蚁金服已经获得了很高的估值,进入了收获期。而百度除了有大数据和云计算,手中还有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以此作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智能金融,底蕴更足,前景同样不可小觑。腾讯虽然主业是高利润社交与娱乐,距离实体经济与金融较远,但是腾讯有庞大的用户数,有京东,同样不可小觑。


在经历了早期的混乱与纷争后,未来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将进入巨头时代,而如今的互联网巨头BAT依然会笑傲江湖。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