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pic
当前位置: 首页> 今日财经> 全国楼市最变态的地方竟是……

全国楼市最变态的地方竟是……

2021-10-23 14:08:33

当前合肥、南京、苏州这三个城市的领导,都在为同一问题而纠结不堪:房价火爆,地王频出,出什么招调控房价?是否需要重新启动了限购?


当前全国最变态的楼市是谁?


文/杨红旭


有消息称:合肥的楼市限购草案已完成,就等审批通过。


这让老杨不禁想起前段时间,早在5月17日,也有消息称,苏州将重启限购,言之凿凿:“会议通过了限购方案,拟于5月23日公布、24日执行。主要内容是,购房者须满足缴纳社保一年以上,个人所得税缴纳2年以上,另推出买房居住证满一年等硬性规定,以防炒房和补缴社保。”


结果,被证伪!


那么,合肥会否成真?其实,当前合肥、南京、苏州这三个城市的领导,都在为同一问题而纠结不堪:房价火爆,地王频出,出什么招调控房价?是否需要重新启动了限购?


5月17日,苏州市政府开会讨论房地产政策是真的。另外,央视派记者至合肥采访,曝光合肥楼市的疯狂与扭曲,也是真的。


比较当前三个地方政府的压力,合肥最大!合肥进一步出台政策的概率也最大,是否包括限购,另当别论。


我将合肥定性为:当前中国最变态的楼市。老杨总结四点特征:


变态之一:公子的名份,偏要风头盖天王!


作为中国楼市四大天王的北上广深,房价领涨全国,全国人民虽然不乐意,但也是可以接受的。但只有公子哥命的省会城市合肥,凭什么成为2016年4月全国房价上涨的NO.1?肥仔,你把一线天王们的风头全抢走了,安徽人民知道吗,全国人民答应吗?


2015年至今年初,深圳房价环比涨幅,一直位居第一,但深圳人民说了:我们有经济、产业、收入、人口、地少、自贸区等等无穷无尽的利好和支撑。肥仔,你有多少利好?


暂时来看,厦门和南京,也很热,还有苏州(没列为70城样本),也过热了,同样是公子的名份,抢着天王的风头。只是从诸多支撑因素来看,南厦苏,仍比肥仔的支撑因素,多那么一点点。



除了上面的横向对比外,我们再通过下图,看看肥仔当前房价的火爆程度,处于历史上的什么水平。


拿合肥的房价同比增幅,与全国70城总体增幅比较可知:合肥房价与70城同步变化,涨跌幅基本相近,然而本轮房价上涨过程中,尤其是今年以来,合肥的房价猛拉,一方面创了历史最高涨幅,另一方面大幅偏离了70城涨幅。因此,老杨只能定性:肥仔,你玩得太疯了!衣服都飞破了,快回家,打屁股!


变态之二:政府猴急,乱刀砍向开商!


今年以来,随着合肥房价暴涨,地方政府坐不住了。开始调控!不过,他们调控的手段可谓“简单粗暴”:严控开发商新盘预售价格。地方政府的脑袋里,似乎总装着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房价涨得快,都怪开发商心太黑、太暴利!同样,今年以来苏州和南京也有类似政策出台。


其实,开发商只是市场供应侧,而房价短期上涨,主要来自于需求侧势力太强大!从中长期看,稳定房价既要增加供应、又要调控需求。但从短期来看,抑制房价的重点应是:抑制需求!而非抓着开发商不放。


变态之三:库存告急,一个房号卖百万!


政府一心想要摁着开发商的头皮,让他们低价卖房,但问题的关键是开发商手中货少,不愁卖不掉。与苏州和南京有所不同的是,过去二三年,合肥的新房库存一直偏低,去化周期一直低于8个月。从根子上分析,这也与合肥政府过去几年供地太少有关!


于是,在政府严控预售价之后,开发商不干了,奶奶的,明明可以涨价卖房,凭什么不让我涨?你不让我涨,那我就捂盘,那我就将房子与车位捆绑销售,大幅提高车位价格。


紧接着,政府又出政策,限制售房捆绑车位,车位必须竣工后方能销售。开发商又不干了,继续捂盘,奶奶的,那我就通过中介卖房号,一个房号几十万,据说现在热门楼盘的房号已涨到一百万左右。


羊毛不会出在猪身上!于是,近两三个月,合肥全城闹房荒!想买新房?哥们,你有钱办不到!到处都是托关系、排长队、买房号,才有小小的可能买到合肥的新房!尼玛,这还是市场经济吗?!



变态之四:地王张狂,哪管能否赚钱,抢到再说!


当前大中型房企,都急着想在合肥补库存,所以近段时间合肥每出让一块宅地,必定抢破头。甚至少数企业已经不考虑未来能否赚到钱,面粉价远高于面包价,先抢下地块再说!


地王频出,同样让官方很头大。但毕竟为地方政府带来了丰厚的土地出让金,因此地方长官担心并快乐着!


有消息称,原定于5月27日下午的合肥土地拍卖,延期至5月30日,并将同时在7个地方同时开拍此7处地皮。网友@财合肥的点评是:政府心态,先给你们几家几天时间互相通个气,我这边限购限贷政策已经拟好,你们再玩火不给我面子让我不能收场,六一直接来个让你们痛快的。


最后,我们来猜一猜,合肥会否真限购?


从上述消息,以及老杨与合肥业内人士交流中,大概可知:政府已将限购作为储备政策,但还要观察一下是否有必要祭出!


听听官方的口吻吧。5月中旬,有媒体报导:。一向低调的合肥房管局领导也发声:“政府在必要的时候,会进一步出台更为严格的政策,不排除限购限贷的政策重新回归。开发商要加快推盘速度,如果价格一直控制不下来,会加大政策力度进行调控。”


也就是说,按当前楼市火爆的氛围,以及开发商“屡教不改”的“坏蛋样”,合肥官方是很可能会实施限购的。


不过,在此,有必要重申一下老杨上周在评论苏州限购传言时的观点::四大公子(包括合肥)既然2014年纷纷取消了限购,重新实施的做法不妥!国家已多次暗示:限购属于“过时政策”,属于行政管制政策。能少用就少用,能不用就不用。


此政策有像“贞洁牌坊”,一旦树立,很难推倒。四个一线城市一直没推倒,所以升级也无妨,另外还将限购作为调控人口的手段。而其他城市,都不宜重新启动购限!


四大公子所在城市,可以更多的使用金融信贷手段抑制房价,比如重新限贷,三套以上不贷,非本地居民只能贷款购一套房,二套房贷首付提高,贷款利率提升等等。还可收紧税收政策,比如对于二手房交易严格按差额的20%征个人所得税。


办法有很多,大可不必重新实施限购。当然,如果气极败坏的合肥官方,执意要重启限购,那么合肥楼市将在未来一年快速降温。无论开发商,还是个人投资房产者,决定你们命运的时候,快到了!


李迅雷:中国房价还能涨多久


文/李迅雷


在动笔写以此为题的文章之前,我扪心自问,自己知道答案吗?确实不知道。要是知道的话,不就可以赚大钱了吗?但这不妨碍探讨中国房地产及其他资产价格长期高估的问题,从中找出哪些因素可能是促使估值偏高的主因,哪些因素可以成为资产价格泡沫破灭的诱因。

对价差的偏好重于对价值的偏好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专门研究A股高估值现象 ,认为流动性溢价是导致估值高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一个市场的流动性非常好,则溢价水平(期望回报率与无风险利率之差)可以相对低。股市中可以用换手率来反映流动性好坏。A股市场长期以来的换手率水平居全球主要股市之首,尤其是2015年的换手率奇高,主板换手率超过6倍(年交易额与平均可流通市值之比),中小板超过9倍,创业板则超过12倍。而且,创业板的估值水平高于中小板,中小板又高于主板。


今年以来,A股的换手率大幅下降,主板降至2.6倍,创业板也不足7倍,同时股价也大幅回落,但换手率还是高于全球主要股市的水平,A股剔除银行股之后,估值水平与全球主要市场相比仍然高出很多。


国内的房地产交易同样也是非常之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今年1-4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比去年同期增长55.9%,由于没有获得全国房地产交易市场的汇总数据,但应该也比去年同期增长50%以上。从全球看,中国的房地产交易量也是最大的,仅北京一个城市的房地产交易量就超过日本。



数据来源:海通策略团队

一个市场如果交易活跃,说明这个市场有存在的合理性,如果过度活跃,则说明投机性较强,投机的目的是为了获取价差收益,股市、期货市场如此,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股市换手率如此之高,本质上是短线投机,目的是为了获得价差收益。而购房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住,另一个则是同感投资来获利。国内居民家庭在资产配置上,大约三分之二配置在房地产上,远高于大部分国家居民的房地产配置水平,这也说明国内居民对房地产投资的偏好远胜于其他金融资产,同时,房价高估问题也必然存在。     

                     

,“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同时,他也首次提到“房地产泡沫”,表明了高层对于高房价的担忧。


对获取价差的偏好,与交易的偏好是一致的,这是否与东亚国家的文化特性有关呢?比如,全球金融中心都可以看成是交易平台,东亚国家和地区中,就有东京、香港、新加坡(属于华人圈)和上海、深圳等。此外,澳门的业收入也是全球第一,远超拉斯维加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BAT,实际上通过做大平台来确立它们在国内乃至全球的地位。相比之下,中国在制造业方面具有国企品牌的超强企业屈指可数。因此,中国人对于追求价差的偏好,或是大于创造价值的偏好。

“隐形刚兑”普遍化抬高资产价格

刚性兑付不仅存在于信托产品、企业债等固定收益类产品的领域,其他资产如股市、房地产等资产实际上也或多或少地存在“隐形刚兑”现象。比如,壳资源价值的存在实质上就是“隐形刚兑”,即再差的壳公司也会因为有潜在资产注入的可能性,从而维持较高的市盈率和市净率水平。中国股市26年来,退市的公司屈指可数,小盘绩差公司的平均涨幅远大于指数的涨幅。


那么,房地产市场是否存在“隐形刚兑”呢?实际上也是存在的。比如,三、四线城市的房地产库存现象长期存在,如果按照市场化原则降价销售,库存是可以化解的。但事实上,当地政府会干预房价,前期购房者也会反对降价出售。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在商品房的销售方面存在多重约束。


然而,最大的“隐形刚兑”还是来自政府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比如,2010年就推出房产税的试点,迄今仍未实施。今年年初,为了推动房地产去库存,还降低了首套房的首付比例。为何政府一定要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呢?这是因为,房地产投资能够带动的行业最多,如钢铁、水泥、有色、化工、家电、家具等,而且房地产投资在商品房销售畅通的情况下,可以带来可观的现金流回报,而目前基建投资的现金流回报很少,但债务的增长却很快。这也是为何PPP项目推进较难的原因。


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购房者采取银行借贷方式购房的,只占所有购房者的1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中国目前房地产按揭贷款余额占住宅总市值的比重只有10%左右,这也是非常低的。因此,在居民杠杆率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鼓励居民购房是可以让居民加杠杆、企业和地方政府去杠杆,且这是有空间的,不过,前提是房价不能出现大跌。


由于中国目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不同于西方,政府的力量还是比较大,因此,“隐形刚兑”其实就是降低了市场信用风险,使得信用溢价水平大幅降低。尽管政府一直试图打破刚兑,但就目前体制而言,似乎并不支持打破刚兑,更何况在稳增长的既定目标下,必须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以支持低利率,同时财政政策也必然是积极的。


汇率可控、通胀温和之下房价可撑


2016年年初担心两件事,一是,二是通胀跃升。目前看,在资本管制的情况下,贬值的主动权在央行,所以,近期随着美国加息预期的上升,央行趁势下调人民币汇率。因此,尽管预期长期存在,但资本大量外流的可能性似乎不大。二是通胀看来是温和的,年初蔬菜和猪肉价格的上涨还是属于季节性或周期性的。既然通胀压力不大,那么,货币政策收紧的概率就低了。只要利率不上行,那么,对房价就不构成利空。


从我的判断看,央行会采取渐进式贬值的方式来调控汇率,或是退三进二,温水煮青蛙,同时也打击投机资金,使得投机资金无所适从。这样做的好处是降低国内外汇流出的总规模,同时又能使得人民币汇率贬值幅度逐步增加,从而缓解贬值预期带来的资本外流的风险。

从目前看,本轮并没有引发国内与国际资本市场的震荡,说明在资本管制的条件下,渐进式贬值的路是走得通的,对经济的冲击也会比较小。同时,对于房地产市场而言,小幅贬值及温和通胀,都会对房价有支撑作用,因为持有房地产也是应对通胀和贬值的一种保值手段,前提是资本不出现明显的外流。


为何在货币供应量长期超发的情况下没有出现严重通胀呢?据我的长期观察,CPI与M2之间的关联度不大,却与GDP的关联度较大。目前的情况是,为了避免GDP增速的下行,采取了货币扩张手段来稳增长,但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实行的赶超战略,导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投资增速超消费增速,名义GDP的增速超过名义可支配收入的增速,这才是导致目前M2增速与GDP增速之间剪刀差扩大的原因,也是CPI起不来的原因。

有管治的市场经济可降低危机发生概率


纵观90年代之后全球经济,爆发全球性或局部性经济危机的频率比之前历史上降低了很多,原因在于主要经济体都加强了政府调控经济的作用,采取了逆周期的政策。相对而言,,因此,政府在经济中所发挥的作用,比西方国家更大。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如经济增长中如何处理效率和公平的问题,始终没有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法。同样,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高的经济体,企业的效率整体较高,但抗危机的能力较差;而行政化程度高的经济体,企业的效率整体较低,但抗危机的能力较强。如在过去20年中,日本和美国均发生过两次经济衰退,但法国却没有过。同样,中国也没有发生过。


从过去一年来看,政府显然已经加大了风险管控力度,,“防风险也是稳增长”。因此,稳定房价肯定也是作为政府部门的一大重要任务。目前大家讨论最多的是社会债务率和杠杆率问题,我认为总体债务率水平不高,高的部分是地方政府加上国企,但民间的杠杆率不高,尤其是居民所持有的住宅资产的杠杆率较低。比如,大家都认为中国的房价收入比过高,这也是判断房价是否过高的一个重要指标。但问题是,西方国家房价收入比要远低于中国,但为何西方人购房的杠杆率(房贷占房价的比例)要远超中国呢?这似乎成为一个悖论。


在这个悖论之下,可能会得到两个结论,一是中国居民部门的可支配收入总额存在低估,逻辑是,既然国企和地方政府的负债水平很高,银行的风险资产规模也大幅增加,那么,谁是得益者,谁是资产方呢?得益者和资产方应该民间吧。二是居民收入结构的分布存在严重的不均等问题,否则就难以解释为何少部分人有超强的购房能力,大部分人买不起房;难以解释中国购房者的贷款比例如此之低了。


就目前而言,确实很难预测房价何时会跌,虽然大部分人都认为房价存在泡沫。管制导致价格扭曲,这是符合逻辑的,同时,管制也能维持扭曲的价格。对于城镇化去库存之说,我并不看好,因为以目前的房价水平,农民工转为城市市民之后,也买不起房子,农民工市民化不会提升城镇化率,其作用只是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但代价是增加政府的负债。至于城镇化目前所处的阶段,已经是后期了,因为流动人口数量已经净减少。


因此,房价持续上涨的背后因素,已经从过去的人口现象,转为货币现象,货币的规模、松紧度、货币的流向成为影响房价的主要因素。

目前看来,货币总量过剩是中国经济与其他经济体的一个显著特色,因为中国的商业银行是创造货币的最大主力,而不是央行,货币的过剩导致资产荒。今后,只要不出现意外事件,货币政策的适度宽松的格局不会变化,房价高位盘整的可能性较大。当然,结构性上涨的概率会大于整体上涨的概率。也就是北上广深等这些率先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地区,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从而对房价有较强的支撑作用。但更多的地区会因为传统产业的过剩而导致经济下行、就业机会减少,从而房价也难以得到支撑。


从政府部门的调控目标看,一定是避免房价的大起大落,尤其是房价大跌可能导致经济危机的风险,这就会使得房地产周期的上行时间超过传统的周期理论。但即便通过加大管治力度和范围以避免发生金融风险,也难以避免房价的最终下跌,因为影响房价的因素实在太多了,很难预测今后引发房价大跌的导火索是什么。尽管加强管治是控制风险非常有效的手段,但也免不了会挂一漏万、防不胜防。


综上所述,年初至今,和通胀预期这两大因素对房价的负面影响似乎已经消除,目前似乎看不到导致短期房价下跌的因素,今明两年估计总体不会下跌。今后,估计管制的力度和范围都会增加,以避免由于经济结构失衡导致的风险。但是,结构性改革的难度很大,如果结构性问题不能够改善,那么,再多的管制其效果也是挂一漏万,房价的下跌就难以避免。


来源:杨红旭楼市研究、李迅雷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